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访谈|周满意:情怀与担当并肩
新开福 • 开福要闻
2021-01-21 16:08:22

情系教育——长沙市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访谈

周满意:情怀与担当并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宇蓝 余潇

早上6:40,深冬的长沙清晨湿冷入骨,周满意冒着寒风准时出门,避开早高峰,驱车16公里从河西家中向位于城中心的清水塘小学出发。7:20左右到学校后,开始一天的忙碌。

2018年,周满意开始担任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校长。经历两年多的改扩建工作,今年4月,学校建成回迁,办学面积扩大为原来的3倍,学位增加至1080个,还新增了室内篮球馆、书法教室、舞蹈教室、校史馆等近20间功能教室,这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正在她的带领下焕发新的异彩。

来到清水塘,是情怀和使命感

2020年12月25日,筹备一年的清水塘小学校史馆揭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荣誉,记载着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也承载着周满意的教育理想和使命。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小学始建于1936年,毗邻毛泽东生活和战斗过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和长沙党史馆,在战火纷飞中诞生,在理想之光和信仰之火中孕育。学校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1980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语文、数学教学实验校,1988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红旗大队,2001年,成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校,是闻名三湘的老牌名校。

周满意说,她和“清水塘”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的她,通过前来讲学的时任清水塘小学校长罗佩华第一次知道了这所学校和它的光荣历史。2011年,她进入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担任校长,挖掘清水塘本部的办学历史和文化,提炼教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用7年的时间把一所新建学校打造成名校。

2018年,周满意被任命为清水塘小学校长,那是她在清三小的第7年,学校处于新的发展期,孩子正在读高三,清水塘小学又离家远,她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我还是选择来了,这不仅源于我对‘清水塘’三个字的感情,还有作为一名开福区校长的情怀和担当,既然来了,我的目标就是要把学校办好。”

到任之初,清水塘小学正在改扩建和借址办学,离开原来校园的教师和学生缺乏归属感,因开放活动减少,学校的知名度也有所下降,因而渐渐缺乏活力。周满意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经”,她联系了30余名曾在清小工作的教职工,了解他们眼中不同阶段的清水塘小学办学成功的因素,总结经验。

一所好学校离不开先进办学理念的引领,周满意发现,清水塘小学在80年代就提出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到现在都不过时。”在此基础上,她提出“让读书和运动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及“做清水气质、江海情怀的中国少年”的育人目标,确定了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

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的师资,周满意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师训工作,她带领全校资深教师给青年教师上课,既给了老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其在教学相长中收获职业幸福感,同样也给了青年教师成长的空间,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的新教师成长迅速,2019年9月来校的谢晓虹老师,2020年5月参加开福区“新蕾杯”智慧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了一等奖。

2020年初,开福区教育局决定兴建清水塘小学校史馆,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全校教职工参与到收集学校档案资料的工作中,这个过程里,老师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与日俱增。

教育者的担当,是爱和责任感

作为一所有红色背景的学校,清水塘小学素来重视德育工作,周满意认为德育工作中“师德引领人”非常重要。从事教育事业近29年,她将师德概括为两个词:爱和责任感。而她自己是这两个词语忠诚的践行者。

2000年在四方坪小学担任班主任时,她的班级有一名特殊孩子小王,因手脚有些残疾,他十分自卑,上课时间不听讲常常走出教室,也从不完成作业。为了让小王融入班集体,重拾自信和学习动力,周满意想:要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的真正需要。

一次大扫除,小王主动请缨,周满意担心之余给他安排了擦门的工作,在见证了他努力专注完成任务的过程后,周满意察觉到这是一个给小王建立自信的好机会,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小王,并告诉大家:“小王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同学,在劳动中的表现不逊色于任何人,他完全有能力成为一名好学生,从今后,他将参与班级的每一个活动,表现也纳入小组评定。”她的爱和信任帮助小王重新建立起自尊和集体荣誉感,他渐渐开始不离开教室,完成家庭作业,脸上也有了微笑。

成为一名校长后,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学生,周满意又用她的“爱和责任感”建立了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爱老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在开福区新港兴联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她鼓励学校的老师参评长沙市优秀教师,其中一位年长的资深教师不会用电脑打字,她便和教导主任帮忙做电子材料,这位老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成果和奉献成功当选,让老师们看到了校长的爱才护才,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近10年来,周满意在所工作的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课堂”“青年教师研修班”“班主任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数学教师培训班”等,每一个培训班她都亲自设计课程,给教师推荐阅读书目,老师们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参加比赛,她都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周满意的脑海中珍藏着许多学生带给她的感动瞬间,手机里收藏着许多与她共事的老师给她的真情留言:“无论在哪里,您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感谢您对我的欣赏和器重,才让我成长,有了自己的带班风格。”“在那一刻,我觉得我的成长就应该谢谢您。”

责编:彭永礼

来源:开福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