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结合”文章,绘就美丽乡村“底色”——石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综述
新石门 • 石门
2021-01-04 09:46:20

石门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常德市唯一的贫困县。2018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石门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同步抓、同部署、同调度,统筹推进,成效显著。2019年,石门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四个结合”,推行四个整治:


“面子+里子”相结合,立体整治颜值更高清


三年来,石门县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总体目标任务,统筹谋划、整体布局、真抓实干,陆水空、全方位、立体式推进环境治理,重点开展了“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治破旧”、“治空心房”、“治陋习”六大专项行动,同时打响蓝天保卫战、污染攻坚战,强化秸秆露天禁烧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利用工作力度,着力提升乡村“颜值”,取得了系列成果,赢得了群众支持、拥护和点赞。

——治垃圾。全县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目标,全县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体系,331个行政村生活垃圾100%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垃圾清运实现常态化。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县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32座,配备移动式转运垃圾钩臂箱2300多个,发放户用分类垃圾桶30万多个,建起了年处理量6万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厂。永久封闭15个农村垃圾简易填埋场,每个乡镇建有1 个以上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居,以点带面,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效果明显。

——治污水。全县所有建制镇都建成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机关、学校完成了无害化厕所改造,医院、卫生院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村居生活污水同时得到有效治理,污水乱排乱倒现象明显减少。实施石门县农村环境整治整县推进项目,投资30280万元,对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采用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大型三格化粪池技术等,建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28套,对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户采取建三格化粪池、沼气池、改造简易化肥池等办法解决生活污水乱排现象。2020年投资504万元,对望仙树村、鳝鱼村、秀山村、新桥社区、太平街社区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进行了全面达标治理,并通过省、市验收。

——治厕所。石门县坚定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原则,严格落实“首厕过关制”,严把验收关,确保“改一座,成一座”,总体合格率达99.5%;超额完成了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改厕任务,新(改)建三四格化粪池农村户厕18425座,农村公厕107座,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9 %;建立健全了网格化维护管理体系,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治破旧”。在全县实施了“农村公共空间整治工程”,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影响群众生活和村庄美观的房屋与畜禽栏舍,修缮“视觉危房”13000多座,规范废品收购站点、汽车(摩托车)维修站点322个,对破旧广告、“牛皮癣”进行扫荡式清理,开展了“样板集镇”、“文明墟场”创建,有损观瞻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消除。

——“治陋习”。开展“治陋习、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三年行动,目前,全县已建成文明卫生村312个、生态村306个、特色文化乡镇10个。石门县成为了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县,“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模式得到了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的肯定。全县331个村成立了村级自治联合会,夹山镇将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纳入“家庭文明档案”管理的首创经验卓有成效。通过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的卫生习惯,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保蓝天。开展禁止秸秆露天焚烧专项行动,采用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易地覆盖还田、生物质发电、集中收储、堆沤腐熟还田等措施,多途径解决秸秆出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在全县蓝天保卫战中屡立“战功”。

——守净土。石门县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收尾,实施了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大大提高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消除面源污染,投资1.29亿建成了湘佳现代农业公司、金豹、海化、坚蚕4家生物制肥厂,年产有机肥50万吨,完善了196家规模养殖场粪污配套处理设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8.12%,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8.2%。开展“空心房”整治专项行动,形成了“县委政府主导、乡镇街道主责、部门协同、村居主体、群众参与”的整体联动体系。县乡村三级层层签定责任状,行包片、包村、包户,共拆除14131栋210多万平方米,“空心房”拆除整治做到了应拆尽拆,其中大部分转为耕地得以复垦。

“内外兼修”“ 颜值爆表”, 全县乡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生态村”,石门农村群众从此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盆景+全景”相结合,纵深整治底色更厚重


三年来,全县明确“突出示范促带动、引领全域共推进”“一盘棋”工作思路,坚持“示范先行,样板带动”一线工作法,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开创了聚沙成塔、集中连片、纵深推进的新征程,美丽乡村的底色不断增厚,生态示范、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之基进一步夯实。

精心做“点”。 石门县分别在秀坪园艺场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在维新镇开展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创建,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办点,安排县直部门作为后盾单位,派驻工作队驻点创建,精心编制规划方案,重点振兴产业、整治环境和培育乡风等,着力打造“碧绿秀坪、甜蜜世界”“山青水清维新”全县样板、支柱示范点。创建“幸福屋场”“美丽庭院”示范点是我县乡村振兴办点示范的重要一环,各级领导联村创、后盾单位支持创、党员干部带头创、群众参与一起创,一座座标准规范、特色突出、广受赞誉的“幸福屋场”“美丽庭院”珍珠般遍布石门农村,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片异彩。全县331个村(居)分别创建了一个以上“幸福屋场”,每个“幸福屋场” 按“十有”标准创建15户以上“美丽庭院,幸福农家”。2019年评选出了50佳“幸福屋场”、 500佳“美丽庭院,幸福农家”,并分别进行了授牌表彰奖励。300多个“幸福屋场”的创建既促进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带动了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

精致串“线”。 全县以蒙泉镇黄旗峪村、皂市镇岩湾村、三圣乡山羊冲村为中心,打造3条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把夹山镇马塔桥村等86个村(居)串连成线,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长廊建设。对86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居)由在职县级领导和乡镇党政一把手联系办点。对示范片点,在项目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重点打造。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

精美呈“面”。全面推进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全县331个行政村居的村庄分类与布局和“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村居卫生环境整治的日常工作长抓不懈,村庄公共场所和农户庭院长期保持干净整洁。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完成行政村通畅工程建设1290公里,自然村通路建设559公里,农村公路拓宽建设677公里,共计投入资金66071万元,全县331个行政村公路硬化达100%,793个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入户道路改善或硬化达99%以上。农村绿化进一步提质扩面,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76.2%,有 285个村居达到绿色村庄标准,占行政村总数的85.8%。大力开展美丽乡村“三级联创”,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市级美丽乡村18个,县级美丽乡村50个。

穿行在石门县乡镇村居,山、水、林、田、路、村、房日臻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面日益呈现,新时代的石门农村越发美得有底气、美得有内涵、美得有活力。


“主导+主体”相结合,自觉整治生活更美好


三年来,全县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科学引导群众,多措并举、营声造势、大胆亮招,一改过去 “热脸贴冷屁股”被动、逼迫窘态,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党建引领、群众为主、干群共创”。

靠党建引领主导。全县以党建引领为主导,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实施“头雁工程”,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选聘“名誉村主任”,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全县能人型村党支部书记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重点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29个软弱涣散村全部晋位升级。投资2.2亿元全面完成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新建和改扩建,突出抓好集党务、政务、商务“三务合一”的智慧党建,积极推行“党建+网格”的党员管理模式,广大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当模范、做表率,带头干、示范干,基层党组织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坚强战斗堡垒。

靠“一约四制”发力。石门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引,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力通过“一约四制”激发协会自治、群众自觉的内生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人性化、惯性化。“一约”即村规民约;“四制”即门前三包制度、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卫生户(文明户)评比制度和农村垃圾处理付费制度。全县所有村居都建立了村规民约,所有村(居)广泛开展“学村规、记村规、守村规”行动,制定完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要求、村(居)民庭院卫生、垃圾分类减量、出户垃圾适当付费、维护公共区域卫生的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村(居)醒目位置树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牌,在农户大门上张贴环境整治三包责任牌,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环境整治主体责任意识。

靠群众协会自治。石门县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环境卫生协会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全县331个村(居)都依规依管好程序成立了环境卫生协会,做到有章程、有民推民选的协会成员、有开展环境卫生大评小奖活动台账,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监督管理,检查评比,筹集钱物”的自治作用。2020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环境卫生协会建设 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通知》,把村居环境卫生协会建设,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付费服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纳入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所有村(居)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全面开展“门前三包”、卫生评比活动,村民秉持“花小钱办大事、建机制管长远”的理念,推行了以“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不仅作检查、当反面教材,还自觉付费、立行立改,有效拓宽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资金筹集渠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有限的资金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环境整治的参与感。

靠评比竞赛激励。各村(居)创新开展了“网格+”、党员“连心桥”、“乡村夜话”、“美家美妇•她行动”、“引老乡、建家乡”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催生了一批“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幸福屋场”“和美小区”等先进典型,形成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各村(居)通过环境卫生协会开展大评小奖,每个月评选出“最清洁户”“美丽庭院”以及“不清洁户”“待改进户”,在村务公开栏、广播“村村响”中及时予以公开曝光,对先进户予以表扬,对后进户进行教育。每季度对综合评选先进户给予适量物资奖励,促使农民群众从“要我做”的环境卫生观念转变到“我要做”的自觉整治行动。

美好生活都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在党员干部带领下,群众当家作主,积极性、自觉性得到充分调动,创业干事热情高涨,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成为“整治环境、美化家园、创造幸福”行动的“主力军”,更成为发展红利共享者和最终受益者。


“当下+长远”相结合,长效整治“蝶变”更美丽


三年来,为扭转“运动式”、“迎检式”整治工作局面、抓紧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长期任务,全县各地纷纷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护长效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各地、各行各业蕴藏的内在潜能,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稳致远提供强大支撑。

经费充实强保障。2018年以来县级财政共投入3.22亿元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投入资金1773万元,用于农村改厕,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与示范村建设,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480万元,用于补贴乡村保洁员工资、主干公路日常保洁等,整合资金6620万元用于全县331个村(居),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与购买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整合资金1.45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整合资金189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上中央、省、市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补助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投入资金总额突破了10亿元。

严格考核促实干。石门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镇区、街道、农林场年度绩效评估内容;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村建设、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县直部门的年度绩效评估内容。对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一月一考评,一季一排队”,每次督查评出后5名单位实行预否决,每季度综合评比最后一名单位为“否决单位”,作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差乡镇”对象上报。各乡镇每季度评出“最佳村居”和“最差村居”,上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县乡检查评比结果通过石门县政府网、石门县电视台、石门手机报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2019年11月,县委专题出台了《石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条规定》,进一步压实责任,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党政正职一律进行免职处理。较真碰硬的考核机制发挥了“赶、超、比、学”的激励作用,让各地比出了差距,激发了动力。

治理机制趋健全。党委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机制有序有效有力运作; 所有村居建立了完善的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机制,配有专职保洁队伍,有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经费保障,有完备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全县上下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清单制、责任制、奖惩制等“三制”工作法,结合“三清三评”、“创卫爱卫”、“环保世纪行”、“百日攻坚”等活动,针对辖区的陈年垃圾、卫生死角,马路市场等突出问题,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活动,定期检查、定点整治、定时通报,规划有重点,整改有目标,行动有实效。

“两联两包”开新局。石门县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为契机,探索建立了“党组织自治组织联动包片区,党员屋场员联户包屋场”的“两联两包”村级治理新模式,党建引领村级自治,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根据片区划分环境整治点,细化量化整治任务、责任到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统一部署、精准发力,坚持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整治与创卫相结合、整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政策,激励干群凝心聚力、奋发有为。通过“两联两包”模式创建美丽乡村,促进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年来,石门县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镇、村居竞相迸发“蝶变之美”,一个个远近闻名、人人称羡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涌现出来,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作者:贺勇

责编:杨年贵

来源:石门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