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苗乡巨变,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美丽吉首 • 吉首市
2020-07-15 16:53:12

俯瞰村貌

新湖南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 廖胜冲)七月盛夏,趁着周末闲暇,笔者回到故乡——湖南省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门口村。

西门口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乾嘉苗民起义旧址便坐落于此,2005年由原西门口村、社塘坡村、坪云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765户,总人口3088人,现有建档立卡户76户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粮油种植产出、外出务工等在笔者记忆中,家乡的老百姓种植粮食基本只够一家人的口粮,没什么收入来源。要是家里有老人生病、小孩读书,就得为大笔开销发愁。

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民积极发展优质水稻、马铃薯、油菜、蔬菜种植等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发展。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1 元苗族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旧貌换新颜,小康生活已悄然走近

坪云村1995年旧貌

2020年新貌

产业发展带头人吴正军的“小小心愿”

吴正军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之后一直在外务工,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工作。最后他只身前往浙江宁波乡的一处农场务工,学习蔬菜种植技术“我现在搞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就是打工时学来的,没有文化就必须要学一技之长,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要回来的。”吴正军对笔者说道。

2017年,在吉首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支持下,吴正军流转23亩田地,建起了16个蔬菜大棚,面积达到3840㎡,专门种植反季节蔬菜、西瓜等,同时个人注册成立社塘坡田园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部分建档立卡户入社,共同学习种植大棚蔬菜。2018年发展大棚蔬菜纯收入达到8万余元,切实甩掉了“穷帽子”。

吴正军发展的蔬菜大棚

“每年有将近10个人在我的大棚里务工,都是建档立卡户,每人每年我要开支1万元左右请工费,今年虽然疫情影响,但是我种的马铃薯收入有3万多元。”吴正军细算着2020年收入开支帐,他表示,蔬菜大棚是市农业局帮建造的,自己搞好了,当然也要回馈给身边的困难户。所以每年虽然开支大,但是都是开支给建档立卡户,值得。作为退伍军人,要发挥军人优良本色,希望通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村里建档立卡户共同致富,这也是他的一个小心愿。

“吴正军每年都叫我到他的大棚里做工,非常感谢他能够帮助我们。现在党的政策很好,小孩读书有生活补助、生病有医疗保险,你看村里变化相当大,家家户户都是楼房,以前去城里办事起码要50多分钟,现在路修好了,只要10分钟就到城里。”说起在村里变化,建档立卡户吴桃花满脸笑容,有说不完的话,“现在我们每天晚上吃过饭没有事也学城里人跳跳广场舞。”

非遗传人吴牛振的文化情结

产业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晚饭后,村口的小操场聚集了很多跳舞和打苗鼓的苗家妇女,优美的舞姿伴随着动人的音乐旋律组成一幅美丽乡村卷。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十里八乡的苗族同胞汇聚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苗家儿女载歌载舞,进行祭祀活动,祈祷苗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

“苗族四月八”代表性传承人吴牛振是西门口村人,当年曾任社塘坡乡文化站站长,在湘西苗族区域小有名气。退休后,吴牛振热衷研究民俗文化,利用自己苗老司的身份,经常牵头在寨子里举办上刀梯、椎牛等苗族传统祭祀活动。笔者每次回乡都要前去拜访一番,畅聊苗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谈起苗族的民俗文化,吴牛振的话匣子打开了,“我现在70多岁了,老了,不过还想每年能够亲自参与举办苗族四月八活动,一来可以丰富苗族同胞的文化生活,二来可以传承与发扬苗族文化,现在苗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传统苗族文化不能丢啊。”

吴牛振告诉笔者,“苗族四月八”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村里还成立了一支15人的坪云村映山红苗族鼓舞队。村里的妇女们平时在家忙农活,需要出去演出时,就组织排练。逢年过节,村里组织表演,就连98岁高龄的龙秋凤老人也来打苗鼓了“你还真别说,龙秋凤打起苗鼓来和年轻人没两样,多美啊!现在村里打牌的人少了,跳广场舞、打苗鼓的人多了。”现说起村里的这些年的变化,吴牛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苗家妇女学习苗鼓

夕阳西下,青山苍翠,天边一朵朵流云五彩斑斓。晚餐后,苗家阿姨、婶娘们穿着靓丽的民族服装又聚在了村里的小操场边。那张张笑脸,展现出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无言赞美。天色渐晚,耳边响起声声蛙叫,乡村的夏夜更有韵味。池塘、园柳、蝉鸣、蛙叫……这样的境界属于乡村、属于田野,这是多少城市人内心深处的乡村记忆、淡淡乡愁。


责编:彭卫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