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蛇医和毒素领域闪耀的一颗明星——城步苗族蛇医蛇药发展现状调查
新城步 • 人物
2020-12-01 10:59:31

【摘要】城步苗族蛇医蛇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蛇医蛇药广泛分布在苗乡的村村寨寨,世代传承,守护着苗乡人民。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苗族蛇医陈世良登上了世界蛇医和毒素领域的大讲坛,为苗族蛇医在世界蛇医和毒素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让苗医的光彩闪耀在全世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革,传承了数千年的蛇医蛇药面临失传的危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题词:苗族  蛇医蛇药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磨难,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成果。苗医苗药是苗族世世代代在与自然界和敌人的斗争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苗族在经历五次大迁徙以后,大部分定居在湘、桂、黔、川、滇等西南大山之中,与豺狼虎豹、毒蛇黄蜂为伴,经常会受到各种动物的袭击,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不断摸索出来很多有效的药方,治疗战争、猛兽和毒蛇带来的创伤,于是逐步形成了苗族特色的创伤和蛇伤药,并代代传承下来。城步苗族的蛇医蛇药就是这样代代传承下来的。

一、城步苗族蛇医蛇药发展概况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处于云贵高原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是雪峰山脉、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的交汇之地。全县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189个行政村(居),境内居住着苗、汉、侗、瑶等24个民族,总人口30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62.3%。

县境内山地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90%,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和东西两侧群山耸峙,最高海拔2021米,最低海拔326米,属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境内山川纵横,河流密布,地广人稀,海拔落差大,森林覆盖率高,适宜蛇类生存。县境共有蛇目3科37种,占湖南省70种蛇类的52.86%,其中游蛇科29种、眼镜蛇科3种和蝮蛇科5种。丰富的蛇类资源对当地的群众带来严重的威胁,经常有人被毒蛇咬伤,轻则劳民伤财,重则家破人亡。长期以来,苗寨的人们从小耳濡目染,家传身教,或多或少都懂点苗医苗药,遇到困难基本能够自救,非常严重的才寻求名医救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传承下来无数珍贵的蛇医蛇药秘方,世代在苗寨人们中传承,守护着苗乡人们的生命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非常重视医药工作,建立了赤脚医生制度。因为城步毒蛇很多,蛇伤成为最常见的伤病,城步的赤脚医生必须培训毒蛇咬伤的治疗技术,每个赤脚医生都必须掌握基本的蛇伤治疗技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城步的每个乡镇卫生院及县城的人民医院、中医院都设有蛇伤专科,专门治疗毒蛇咬伤。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为大肆扑杀蛇类作为美食,致使蛇类资源大大减少,蛇伤发生率也大大减少,县乡医院相继撤销了蛇医科,蛇医技术难有用武之地,蛇医大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

二、城步苗医蛇伤治疗方法

千百年来,城步苗医治疗蛇伤都是用苗山上的草药治疗,我们称之为传统的草药治疗蛇伤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步苗医陈世良外出求学,学习并掌握了中药、西药治疗蛇伤的方法,并开创性地与自己世代家传的传统草药治疗蛇伤方法相结合,创立了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陈氏蛇医”理论,广泛用于蛇伤治疗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治疗方法我们称之为现代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陈氏蛇医治疗法,简称“陈氏蛇医”治疗法。由于传统草药治疗蛇伤法与其他民族地区的治疗方法大致相同,这里只作简单介绍,重点介绍“陈氏蛇医”治疗法。

(一)传统草药治疗蛇伤法

传统草药治疗蛇伤的方法是苗族人们世世代代使用的蛇伤治疗方法。药物以山野、田边现采现用为主,也有平时收藏备用,施药方式主要是口服外敷。蛇药种类很多,不完全统计有数百种之多。不同的蛇医用药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家传秘方,有的是根据药理相通原理,遇上什么可用之药就用什么药。治疗效果跟蛇医的经验和辩证、识毒、用药有很大的关系,经验越丰富,辩证越准确,治疗效果越好。以前苗乡的村村寨寨都有经验丰富的苗医,善治各类蛇伤。现在,随着老一辈苗医相继辞世,懂得治疗蛇伤的人越来越少,传统草药治疗蛇伤的技术有失传的危险。

下面,我将以苗医唐思俊为例,简单介绍传统草药治疗蛇伤法。

唐思俊,男,苗族,现年62岁,高中文化,家居城步丹口镇仙鹅村一组,系苗族药师,特长治疗毒蛇咬伤和烫伤,是邵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王烫伤药的第三代传承人。

苗医唐思俊蛇医技术师承于丹口镇下团村老苗医兰支永。由于兰老苗医已去世多年,其传承谱系已无从得知。1989年,老苗医兰支永眼见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单位工作,无心学习传承蛇医绝技,遂将蛇医绝技传承给唐思俊。

唐思俊苗医治疗蛇伤主要用药有山湖叶、深山鸟不骑、七叶黄金草、鬼肚草、地蜈蚣、天蜈蚣、金鸡尾、蛇头草等,用法主要是将苗药捣烂外敷伤口,同时用青梅香、云木香、深山鸟不骑根等苗药煎服。

唐思俊苗医治疗蛇伤典型案例有:

杨盛和,63岁,长安营镇横坡村4组人。2015年9月2日被五步蛇咬伤,当时在家草药治疗2天,无法控制病情,急转县医院治疗一个多星期,仍然不能好转,伤口已腐烂。患者要求出院,转入唐思俊处治疗,通过外敷内服唐思俊特制蛇药,经31天治疗痊愈回家。

兰支友,63岁,丹口镇下团村3组人。2019年6月29日被3斤多的五步蛇咬伤,先后经2个草药医师治疗一个多月,没有好转,咬伤处已腐烂生蛆。后听别人介绍,找到唐思俊治疗,用三次蛇药外敷即消肿,继续用药20多天,伤者痊愈回家。

胡小叶,45岁,茅坪镇骑龙村4组人。2017年6月27日被毒蛇咬伤,因及时做了排毒处理,经唐思俊治疗,一周后即痊愈。

钟乔贵,71岁,丹口镇仙鹅村2组人。2017年8月5日被五步蛇咬伤,当时伤口肿了很大,急送唐思俊治疗,5次药后伤肿全消,继续治疗20余天痊愈。

刘银元,60岁,丹口镇金岩村4组人。2020年5月30日在丹口镇红茄基地工作时被毒蛇咬伤,在唐思俊处治疗一周左右痊愈。

苗医唐思俊不仅继承了祖传的苗王烫伤药绝技,而且勤奋好学,拜师学艺,练就一身蛇医绝学。从16岁开始行医,救治各类烫伤、蛇伤病人数百例,例例痊愈。但他为人忠厚,严格遵守“有求必救、不计报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医德医训,为人低调,虽然绝技在身,但从不张扬。不管病人贫穷还是富有,他一视同仁,既不歧视穷人,也不讹诈富人,不以医技为致富手段,至今依然住在破旧的老木屋内,以务农为生。他挚爱苗医苗药事业,为使苗医绝技不致失传,他宁肯违背“技不外传”的祖训,将苗医绝技传授外姓苗医。苗医唐思俊在方圆数百里有良好的群众口碑,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人尊敬的好苗医。

(二)“陈氏蛇医”治疗法

1、“陈氏蛇医”治疗法简介

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大横村陈氏是世代苗医,尤其擅长草药治疗蛇伤。陈世良是陈氏蛇药的第四代传承人。他长期从事农村医疗工作,曾任城步县原大阳公社、清源公社医院院长,兰蓉乡医院院长、书记。他在熟练掌握自家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又先后师从苗族老药师杨光前学习草药治疗蛇伤技术、隆回人彭南彦学习中药治疗蛇伤技术,同时积极购买治疗蛇伤中草药书籍30多种进行自学,广泛搜集民间秘方、验方和偏方90多个,从105种有效草药中筛选出鵝掌菜、大蛇藤、半边莲等数种特效蛇伤药用于实际临床医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他不断总结自己临床实践经验, 1978年撰写论文《用大蛇藤治疗毒蛇咬伤68例的总结》,刊登在《邵阳科技》第三期,引起了湘西自治州卫生局的重视,该局唐伯政局长带领考察组专程来城步考察学习,又邀请陈世良赴吉首共同研制“吉首蛇药”。同年冬,湘、桂、黔、川等省区的代表在湘西自治州召开蛇药验证会,陈世良应邀出席并作了学术发言。在此次会议中他学到了西医用胰蛋白酶(或单价抗蛇毒血清)治疗蛇伤的方法。1978年和1984年他两次出席湖南省治疗蛇伤经验交流会,期间并到湖南中医学院进修一年半,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如饥似渴地向谭新华教授学习中药治疗蛇伤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并应用到以后的实践工作中。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清了城步县毒蛇种类和毒性特征,掌握了金环蛇、银环蛇、蝮蛇为神经毒;五步蛇、蝰蛇为血液毒;眼镜蛇、眼镜王蛇为混合毒;还有烙铁头、笋壳斑蛇毒不好分类,它既含血液毒,又有神经毒,是较特殊的混合毒素蛇种。据此,陈世良开创性提出“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蛇医治疗理论。1980年,陈世良主持邵阳科技项目——《中草药防治蛇伤研究》,1984年经市级鉴定,获邵阳市科技进步成果奖;同年他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工作者”荣誉。1986年他撰写论文《用中、西、草药治疗134例蛇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发表在《中国农村医学》杂志第三期。以后在中南五省民族医药研讨会、全国蛇伤学术研讨会及湖南省民族医学研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1989年5月陈世良应邀出席在桂林召开的国际毒素学会研讨会并作了《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学术发言,该论文刊登在《国际毒素研讨会论文集》。7月30日《健康报》以《蛇医陈世良出席国际毒素会议》作了详细报道,8月5日《大众卫生报》以《民间蛇医陈世良登上国际讲坛》进行了报道。时至今日,陈世良成为城步唯一一位登上世界毒素大讲坛的第一位苗族蛇医。30多年来,陈世良撰写蛇伤治疗论文30多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他的论文《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毒蛇咬伤》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 1989年在国际毒素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瞩目,该论文连同他的生平事迹被编入国际性、权威性的《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他多次应邀出席参加英国、意大利、法国、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主持召开的国际毒素会议和传统医学会议。其蛇医学术影响了全世界,对世界蛇医和毒素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70年开始行医起至2000年12月退休,陈世良运用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方法,共行医治疗蛇伤1386例,治愈率达99.93%,取得良好的疗效。

2、“陈氏蛇医”治疗法基本内容

“陈氏蛇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其主要内容包括:

(1)注射胰蛋白酶(抗蛇毒血清);

(2)根据蛇毒类型口服中药、草药制剂;

(3)根据蛇毒类型外敷草药。

常规处理方法如下:一、首先将伤口表皮划“十”字型切开,用竹叶菜2.5㎏捣烂调凉开水5㎏或肥皂水,也可用1:1000PP粉溶液,冲洗伤口,将患部残存毒汁清洗干净,用大蛇芪、半边莲、鹅掌菜等量打烂绞汁浸润纱布敷料,湿敷伤口。伤口一经处理,立即口服大蛇草、鹅掌菜、半边莲鲜汁30毫升,1天4次。也可用半边莲30克、紫花地丁、白芷、大黄、元明粉各12克,水煎服,促使两便畅通,防止蛇毒攻心。二、用胰蛋白酶1支+生理盐水50ML+普罗卡因2ML在蛇齿伤痕周围2—3CM进行表皮注射,破坏伤口周边的蛇毒;三、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毒蛇种类和蛇毒类型,静脉注射抗蛇毒血清;四、分型施治:1、风毒型,方用祛风解毒剂:大蛇藤30克,鹅掌菜20克,半边莲30克,当归10克,白芷10克,石菖蒲10克,青木香10克,野菊花10克,姜虫10克,全虫3克,水煎服。2、火毒型:大蛇藤10克,鹅掌菜20克,半边莲20克,打烂绞汁内服50毫升,1天4次,坚持口服至症状消失为止。中药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白虎汤。草药单方用朱砂根或续随子10克加大蒜7枚绞汁内服。整个病程只能使用1—2次,不能过量,以防药物中毒。3、风火毒型:药用大剂量的同理解毒汤:大蛇草50克,鹅掌菜50克,半边莲30克,朱砂根、生大黄各15克,蜈蚣5克,勾草、白芷、当归、脱草各15克水煎服。1天3次。出血严重者,可用大蛇草加朱砂根各20克,捣烂绞汁加白糖送服。适当输液,使用抗菌素,用10%葡萄糖水加抗菌素静滴以加强抗感染的治疗。

3、“陈氏蛇医”的传承谱系及主要传承人

“陈氏蛇医”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家族谱系资料显示,其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陈其贞,,1869.3—1945.6,苗医;

第二代:陈忠秀,1892.6——1970.2,苗医;

第三代:陈仁清,1913.4——1988.9,苗医;

第四代:陈世良,生于1940.1——2019.3,苗医;

第五代:陈泽勇:陈世良儿子,1963年四月生,苗医;

陈珊帆:陈世良女儿,1967年三月生,苗医;

目前主要传承人有:

陈泽勇:陈世良儿子,男,苗族,中共党员,1963年生人,陈氏蛇医第五代传承人。现在就职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中心卫生院,专攻蛇伤、结石、烫伤、黄蜂叮咬等疾病。因其父亲的言传身教,不仅继承了祖传医学蛇伤治疗,更对其他疑难杂症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四十多年来先后治愈了蛇伤病例300余例,担任治疗蛇伤的重要骨干,系邵阳市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苗医苗药——陈氏蛇药”的代表性传承人。

陈珊帆:陈世良女儿,1967年三月生,大专毕业,在白毛坪镇清源医院工作,治疗蛇伤病人280余例。均治愈,也属于治疗蛇伤的重要骨干。

4、“陈氏蛇医”治疗法的主要特征

“陈氏蛇医”治疗法与传统蛇医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

方法独特。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不同于以往的单一方式治疗蛇伤模式;

疗效快。治疗时间短,一般蛇伤五天之内即可治愈,严重蛇伤十至三十天痊愈;

疗效好,安全系数高。行医治疗蛇伤1386例,治愈率达99.93%。

治疗费用低。由于疗程短,疗效快,病人用于治病的费用大大低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病人痛苦少。由于采取综合施治的方法,措施全面,治疗效果好,病人痛苦少。

5、“陈氏蛇医”治疗法的重要价值

(1)陈世良在自家草药治疗蛇伤基础上,首创“中西草相结合分类治疗蛇伤”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陈氏蛇医”理论,打破了传统单一方法治疗蛇伤模式,丰富了世界蛇伤治疗理论和毒素理论,为世界蛇医和毒素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2)苗医陈世良为苗医苗药登上世界大舞台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由于苗族丢失了文字,苗医苗药的文字记载很少,苗医苗药只是默默无闻地为苗乡人民服务,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很难发现苗医苗药的影子。苗医陈世良荣登世界蛇医和毒素大讲坛,使苗医苗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一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3)“陈氏蛇药”技术疗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大大减少了因蛇伤致死致残的病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降低蛇伤病人的治疗成本;

(4)大大提高了湘桂黔边界民族地区蛇伤治疗水平。

6、“陈氏蛇医”治疗法的典型案例

苗族蛇医陈世良典型医案有:

邓星清,男,城步县丹口镇人,21岁。2003年脚背被五步蛇咬伤,马上送往城步县人民医院治疗,三天后病危,转送往陈世良处进行治疗。当时症状,咬伤处从脚背红肿至小腹,患肢布满血泡,大小便便血,便秘,奇痛难忍。经一个月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刘桂花,女,城步县西岩镇人,43岁。2002年4月被银环蛇咬伤,6小时后口吐白沫,视物不清,发热至40度,到陈家时已处于昏迷状态。经十三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何本标,男,城步县西岩镇人,1998年8月被眼镜蛇咬伤,肿痛难忍,大块瘀斑,送往陈家经十六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胡昌行,男,城步白毛坪乡黄伞村人,1986年在家务农时脚背被五步蛇咬伤,当时先后在邵阳、城步县级医院进行治疗2月余不见好转,从脚背至膝关节肌肉全部坏死,流脓、流血,奇臭难闻,疼痛不止,医院建议截肢,年仅20多岁的患者不忍截肢残废,后经朋友介绍转来,经一个月中西草结合疗法精心治疗,保留肢体痊愈回家。

苗族蛇医陈泽勇典型医案有:

杨戍风,女,42岁,城步县白毛坪镇大横村人。2008年脚背被五步蛇咬伤,血泡红肿至小腹,经十六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罗才学,城步县白毛坪镇大阳村人,2010年手指被洛铁头咬伤,疼痛难忍,从手指肿至头面部,经六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胡右斌,城步县丹口镇人,2009年被五步蛇咬伤,全身血泡,烦躁不安,疼痛难忍,经六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黄正华,城步县白毛坪镇人,2016年被黄蜂蛰至全身200多处,全身肿痛,烦躁不安,经两天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痊愈回家。

吴长永,男,广西龙胜县小江乡小江村人,2003年脚部被五步蛇咬伤,后经龙胜县当地医院治疗一个多月,脚背肌肉处全部坏死,脚趾都快脱落,医院建议截肢,后经人介绍转来,经一个月中草西结合疗法治疗,保留肢体痊愈回家。

三、城步蛇医蛇药的传承现状

城步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数千年来都是小农经济为主,苗乡人们世世代代靠一亩薄田维生,免不了要上山下河,免不了会受到豺狼虎豹、毒蛇黄蜂的伤害,要与自然界求生存,作斗争,必须要掌握一些生存的本领。苗医苗药就是苗民世世代代的护身符,救命锁。人人都想学会,个个都想掌握,自然也就不存在传承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成为城市的农民工。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苗医苗药对他们的作用越来越不重要了,他们需要学习的是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因此,年轻人对苗医苗药的传承失去了兴趣,苗医苗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目前,城步农村懂得治疗蛇伤的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许多珍贵的传统秘方随着老人的去世而消失,苗族蛇医蛇药濒临失传。综合分析蛇医蛇药传承方面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毒蛇是一种令人惊悚恐惧的动物,蛇伤往往会出现流血、流脓、奇臭难闻的症状,更加令人恶心。因而年轻人不愿学,农村家族式传承和以师带徒的传承有可能出现断裂,导致失传;

(2)农村青年人外出打工,寻求新的生活。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工作性质的改变,不再需要学习蛇医蛇药,导致传统蛇医无人学习而失传;

(3)政府体制下的县乡医疗体系因为蛇医专科的撤销,不再培养专科蛇医,必然导致体系内传统蛇医治疗方法的失传;

(4)现代政府支持下的医疗体系用西医的蛇毒血清+消炎药物治疗蛇伤的方法在医疗体系中完全取代了传统的蛇医蛇药治疗方法,也将导致苗族蛇医蛇药的失传。

(5)农村苗医大多数是没有行医资格证的,不具备合法的行医资格。因此,他们大多不敢行医,一旦稍有不慎,出现医疗事故,不仅要劳民伤财,还会有牢狱之灾。这也是苗医苗药面临失传危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苗医苗药传承的对策建议

苗医苗药是苗族人们几千年生存经验的总结,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智慧结晶,是苗族人们生命的守护神,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决不能使之失传。

1、要以与时间赛跑的精神,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好老一辈苗医的医宗医案、笔记、日记、论文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整理成册,有的可以输入成电子文档,永久保存,适当时机编辑出版;在政府档案局设立“苗医苗药”档案专柜,专业收集保存“苗医苗药”档案资料;

2、对一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价值巨大的苗医苗药技术,积极申报非遗项目,争取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

3、积极利用国家政策,解决行医资格问题。国家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出台了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政策,入学门槛低,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大。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将苗医的子孙后代加入定向培养行列,既可以解决今后的就业问题,又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取得行医的资格,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传承和发扬苗医苗药。

4、苗族地区的卫生行政机构、相关的社会组织如苗医协会、苗学学会等组织要定期举办苗医苗药理论研讨会,不时推出苗医苗药的研究成果,加大苗医苗药的宣传力度,扩大苗医苗药的社会影响。

5、在苗族地区设立苗医苗药专科医院,如苗医骨科、烧伤科、不孕不育科、结石专科等医院;在苗区乡镇设立苗医专科门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少医疗成本,并将苗医苗药消费的医疗费用纳入国家医保范围,提高苗乡群众健康保健的幸福指数,促进苗医苗药传承发展。

参考资料:

1、邵阳市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苗医苗药——陈氏蛇药》项目、《苗医苗药——苗王烫伤药》项目申报资料;

2、《城步县志》

作者简介:陈芳(1977-),女,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系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城步县苗学学会会员,城步县文化馆非遗专干,主要以城步苗族文化、传统习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遗,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级非遗——城步苗族龙舞》、《湖南省级非遗——城步苗族油茶习俗》等,论文《“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保护与发展浅探》、《浅谈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荣获湖南省苗学学会论文评选优秀奖。

刘学用(1968-),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系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城步苗族自治县苗学学会会员、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主要以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苗族文化等方面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国民族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苗族网》、《湖南文化》、《茶叶研究》、《邵阳日报》等媒体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荣获2015年度湖南省社科院论文评选一等奖。

作者:通讯员 陈芳 刘学用

责编:王旭

来源:城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