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美好生活
星视界 • 长沙县
2020-11-20 14:05:41

“智造”美好生活

长沙县长龙街道以“企业民宿”推进产城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任凭 林畅 陈盼

好日子的萌芽在乡村。

就像一栋老房子、一块小菜地,就能诉说一段美好岁月的奋斗进程。在长沙县长龙街道湘峰村,有一个叫杨祠的地方,正诉说着产城融合的生动尝试。

曾经闲置的民房,摇身一变成为企业民宿,村民成为“管家”,带来良好效应。“一座闲置院子,一块庭院菜地,一个优质管家” 的慧润模式,在此生根。

村民刘浩连说“没想到”:一直闲置的老房子不但有人免费装修,每年还能收两三万租金。他正谋划着加入下一批的民宿建设。

村党总支书记李正军感触更深:“资源被盘活,村民得实惠,村集体增收入,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不少房屋闲置,人居环境差、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2019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规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今年以来,长龙街道以党建融合推动资源融合、以资源融合促进产城融合,促成湖南慧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湘峰村集体合作,探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

11月16日,慧润民宿——杨祠“盈商小镇”试运营。截至目前,已有山河智能、云箭集团等20余家企业与慧润公司、湘峰村达成合作意向。此外,还有广东裕通集团、江苏润正公司等企业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落户优质项目。

因势利导 以工补农

小乡村变身高档商务休闲区

杨祠“盈商小镇”已建成营业的1号栋民宿,集会客、会务、接待、团建等功能于一体。经过半年多的设计、改造,这栋村里曾经凋敝的老屋重焕生机。

院子还是以前的院子,但多了精致的秋千和座椅;屋里的接待室、餐厅,稍加打量还能认出原先的格局模样;屋后的菜地规规整整,别有风趣。

试运营当天,不少村民前来1号栋参观。摩挲着大门发亮的扶手,看着记忆里的老房子、如今的新民宿,不少人连连点头。

当了7年村支书,47岁的李正军觉得,日子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好:家家能创收,户户有奔头。

盘活老楼,带活产业。经街道党工委牵线搭桥,湘峰村与湖南慧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壮大集体经济合作协议,慧润公司与入驻企业会员共建“共享民宿”会员合作协议也同步签订。

这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市场消费资源和供应链资源等优势,将会源源不断涌入,特色民宿、田园餐饮、度假胜地,一个高档商务休闲区即将成形。

美好生活,从此开启“智造”模式。从闲置农舍到高档商务休闲区的蝶变,折射出乡村资源盘活后“包袱变财富”的改革之效。

产业,是乡村蜕变的根基。随着园区企业与农村的互动日益频繁,休闲农业便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田园乐趣,而成了更高层次的文化、情感体验,亦即人们常说的回归“乡愁”。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认为,长龙街道和杨祠背靠长沙经开区和星沙产业基地,辖区内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和产业工人,让慧润模式与现代工业、企业以及工人链接在一起,实现工业文明和乡村文明有机融合,是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一种有益探索。

党建引领 汇聚资源

老房子盘出产城融合新路径

“刚开始,村民有疑虑,投资者也观望。各有各的担心,推动起来并不容易。”对盘活乡村资源,长龙街道党工委书记覃芳感触颇多。

如何唤醒“沉睡”的农房资源,既能给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又能更好地服务园区,优化营商环境?这些年,长龙街道一直在探索一条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走访调研,长龙找准了方向:街道党工委主动与星沙产业基地管理中心对接,街道、园区所辖40余家党组织联合成立了产城先锋党建共同体,消除治理壁垒,实施区域化党建“十大工程”,统筹开展治理和服务工作。促进园街、城乡、村企资源共享、融合共生,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盘活闲置宅基地,为企业建设乡村民宿,将会客、会务、接待、团建等功能融为一体,既满足企业高端商务需求,又盘活乡村资源,还发展集体经济。

湘峰村成立杨祠片区村民互助会、“红马甲”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商议发展过程中的大小问题,带领群众开展片区环境整治工作。

一场人居环境改善的攻坚战在这里吹响号角。

按照“政府引导、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模式,湘峰村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投工投劳,对各家菜园进行规范整理、对庭前院后进行拆围补绿,家园小环境实现大变样。

另一方面,秉承不挖山、不填塘、不破坏生态的基本原则,整合民生立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方资源,集中打造小微水体整治、乡村旅游便道、村民文体广场、垃圾分拣中心等民生项目。

现如今,昔日的臭水塘变为了荷花池,各家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门见绿、目至见景的美丽家园。

今年的荷花季,杨祠荷香盈村、游客盈门,村民的心情也像花瓣一样舒展。

有了好的环境,街道和村集体出面当好“中间人”就容易了,在农房所有人和承租人之间发挥协调、服务作用,保障好各方利益。

因地制宜 多元发展

“盈商小镇”建起民宿样板间

湘峰村里,一栋栋民宿改造正酣。不远处,食用菌工厂、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端生态康养等一批项目正摩拳擦掌,等待上马。村民们说,这里边有湘峰村的未来。

乡村资源盘活助推产业融合的能量,具体到杨祠“盈商小镇”,可以称为“良性循环”。企业走进这里,便会不自觉地成为这个循环中的一员。

企业搞接待,做团建,住民宿,体验民宿青山绿水、有机食品;另一边,乡村的农特产品被企业看到,解决了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对接。

当零散的农户在集聚的产业链中,对接上市场的需求,那么就从供给侧打通了农村向城市输入的“经济梗阻”,进而融入国内大循环,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试运营当天,在慧润民宿——杨祠“盈商小镇”还挂牌了“慧润民宿学院”,将研究总结慧润经验,面向全国培训民宿主,复制推广“慧润模式”。

在这里,企业可与慧润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共享民宿,打造企业商务交流中心、休闲体验基地、产品发布平台、员工团建阵地。

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50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首批入驻慧润民宿杨祠“盈商小镇”的企业之一。

看到这里的青山绿水后,山河智能工会主席张爱民表示,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入驻这里能为公司员工提供良好环境,满足员工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期间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而盈商小镇项目,契合的正是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中,“新作为”的题中之义。通过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从而实现园区企业与乡村的互动,填补了两者之间的裂痕,让它们找到了协调发展的价值归宿。

小小民宿,正在这里茁壮成长。当身边良田美景成为别人的“诗和远方”,其实好日子就在我们身边。

“智造”美好生活,改变仍在继续。好日子还会更好。


作者:通讯员 任凭 林畅 陈盼

责编:张云荻

来源:长沙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