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业化+自动化,智慧设施农业助力新区乡村振兴
株洲新区 • 头条
2020-07-29 09:04:47

高楼林立,产业雄厚;项目云集,生机勃发……这是大家对新区的印象。然而,新区的农业也是发展征途中的重要角色。


随着人们对优质特色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新区设施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由弱小到壮大、由零散单栋到集中连片、由民间自发到政策引导,新区设施农业正异军突起,助力新区现代农业大步向前,奔跑在广阔的振兴之路。


新征程

为乡村振兴 提供智慧力量




2008年以前,我区设施农业主要是由零散农户自筹资金建设的简易棚室,主要以种植叶类蔬菜为主,生产规模小、产出效益低。



2008年,悠移庄园果断将100多亩的葡萄园全部采用避雨式栽培,随后兴建联动大棚,采用滴灌、通风、遮阳等技术,逐步改进农业设施设备。


10多年来,悠移庄园努力打破传统农业的壁垒,在设施农业上陆续投入了7000多万元。如今,庄园1800多亩的土地,有一半能够免受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让农业生产搭上科技的快车。


今年6月13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五年计划新鲜出炉,重点建设长株潭都市设施农业圈。这预示着,农业种植将由简单粗放向精细化发展,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聚集,由人工操作向机械化迈进,由高能耗高排放向生态绿色升级,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勾画了“施工图”。


面对全新发展机遇,我区局研究探索设施农业新的发展思路——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扩大设施农业面积,支持集中连片开发,全面提升设施园艺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质量安全水平。


工厂化育秧、智能化温控、冷链烘干自动化……未来,我区设施农业将搭上“黑科技”的翅膀。


新发展

设施农业傍上“黑科技”




“基地里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的适宜温度是300C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5%~80%左右,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现在水温15.6℃,ph值7.9,溶氧12.3,氮氧3.2。”

…… ……

上橙有机工作人员一边盯着监控大屏幕,一边记录着15040平方米的蔬菜工厂内立体蔬菜生长情况和5760平方米水产养殖区域的实时数据。


玻璃房内,上万株蔬菜沉浸在优美的钢琴曲里。工作人员进入玻璃房,还需先把鞋底泥土洗干净。



在这里,“种植是技术,也是艺术”,农活再也不是“汗滴禾下土”。


这个智慧农业系统,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虽然规模有两万多平方米,但只需2个工作人员就能正常运转。


每天通过自动滴灌系统早晚浇水,并在定植前15天,配置好有机肥,定植后即浇足定根水、等待出产……农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让产量实现最大化。“一年可以产出30万公斤鱼、340万株蔬菜。”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过程。近年来,我区设施农业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一轮新区农业全面振兴的有力推手。


新路子

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途径




眼下虽然骄阳似火,但在三门镇的株木村、月福村,雷打石镇先锋村,一个个现代化智能化温室大棚正拔地而起,施工工人加班加点抓建设。



株洲村镇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村镇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化温室大棚项目建设包括蔬菜种植大棚主体、道路、种植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先锋村、株木村、月福村智能化温室大棚一期项目共占地99.4亩,大棚面积为约41.4亩,总投资约1410万元。



目前,先锋智能化温室大棚项目已完成4000平方米大棚主体建设及配套道路水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10月底完成项目建设;株木智能化温室大棚项目已完成8000平方米大棚基础,4000平方米大棚主体建设及配套道路水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11月完成项目建设;月福智能化温室大棚项目目前因流转农田已种植水稻,待水稻收割完成后进场进行施工。


设施农业的“设施”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让农民化身了“能工巧匠”。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施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我区将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让设施农业在新区大地上扎下根,让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





责编:王珈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专题决胜2020-全面小康湖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