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邓晶琎
昔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今朝“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
“十三五”期间,湖南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8.7万户、69.4万人,去年底他们全部入住新居。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伟林介绍,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全省搬迁群众彻底“挪穷窝”以后,我省又继续开展后续帮扶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目前,全省搬迁户中有68.3万人脱贫,脱贫率98.5%;有就业意愿搬迁劳动力25.13万人,已就业25.04万人,就业率99.64%。
住进新家园,开启新生活
7月下旬,悠悠酉水河畔,永顺县芙蓉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73岁土家族老人曹阿婆在新房客厅里,悠闲地吹着电风扇。
“以前最金贵的家电是手电筒。”曹阿婆告诉记者,过去一家人居住的小溪镇雨阳村,没有农贸市场,要去镇上赶集,天没亮就得起身,随身携带着手电筒。
2018年,全村整体搬迁入新小区,青瓦白墙,路平灯明,开启了新的生活。手电筒已成为老人记忆里的光亮,印在脑海里,投射在幸福的泪花中。
搬迁只是手段,“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
芙蓉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搬迁户打造了“五分钟生活圈”,2分钟可到卫生院、农贸市场,3分钟可到芙蓉学校,4分钟可上高速,5分钟可到景区和经济开发区务工就业。
这是我省开展后续帮扶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
贫困户搬迁后还有什么困难?今年来,湖南牢牢把握易地扶贫搬迁阶段性任务目标的转变,着力对搬迁群众精准实施后续帮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后续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就业+产业+政策托底”的后续扶持发展体系。
资兴市三都镇,把集中安置社区与敬老院相结合,用星级服务和家的温暖对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得到国家发改委高度肯定。
聚焦最难啃的硬骨头,湖南今年集中力量对171个安置点开展挂牌督战,对分散安置户“一户一策”跟踪帮扶,摸排出后续扶持困难约300项,逐一进行整改清零。
今年,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督查激励省份名单上,湖南位居全国第二。
有了新饭碗,走上增收路
楼上生活、楼下生产。这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场景。
该县在建设安置区楼房时,就配套建设架空层厂房,现已发展小微企业68家,帮助解决当地搬迁就业1961人。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湖南坚持就业第一,实施“一户一就业”,建立“政府+劳务经纪人+搬迁户”的就业扶贫服务模式。
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劳务经纪人2000余名,开发公益性岗位8900个,在集中安置点建成扶贫车间1049个,吸纳约4万人次搬迁群众就业。
要彻底拔穷根,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
早在建设搬迁安置点之初,我省就科学谋划,把六成安置点依托中心城镇而建,三成安置点紧靠工业园区或旅游景区,为搬迁群众后续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
凤凰县禾库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附近,1.7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孵化了服饰、手工织品等产业,去年为搬迁群众创收196万元。
我省已连续4年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和就业扶持专项,在搬迁任务最重的大湘西地区,累计投入约2.8亿元。
这一举措惠及44个县市区约1000个特色农林产业基地、200多个经营主体,带动近10万名搬迁对象增收。
截至6月底,全省约24万名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受益,6.7万户搬迁家庭参与委托帮扶受益,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基本实现。
融入新集体,接力新奋斗
7月的沅陵县,处处呈现太平安康之景。
在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们对自家采摘的蔬菜改刀晾晒。“微菜园里种植了很多蔬菜,从来不愁吃。”搬迁户曹桂英开心地说。
曹桂英家的“微菜园”,是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创新举措。每个搬迁户的“微菜园”面积约30平方米,既节约了生活成本,也解了“种地”乡愁。
易地扶贫搬迁,既要搬得出,也要稳得住,更要融得进。
对群众诉求3分钟内回复、3小时内到达现场,3天内解决或答复;每个安置区设置1个微信群、1条热线电话、1套服务制度、1支维修队……湖南为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创新探索出许多“独家秘笈”。
夏日的平江县洪家塅安居小区,百姓生活怡然自得。在道德讲堂里听讲座;在休闲亭下摆棋大战;楼房前后,绿树成荫、朵朵花开……走进这个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社区,就像走进了一座乐园。
“我们现在不仅有事干,还和城里人一样学文化。”搬迁户朱丁兰说,自己住进新家后,被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激发了新斗志。如今,朱丁兰在扶贫车间干活之余,还到小区内的居民学校学习。
目前,全省2460个集中安置区已设立基层党组织900个、群众自治组织1500个,帮助搬迁户从思想上拔穷根。
挪出穷窝,奋斗不止,全省搬迁群众正大步奔向人居和谐的幸福新生活。
(参与采写 龚杰媛)
责编:王珈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