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一江千古属斯人!“溯源汨罗江”采风活动纪行
掌上汨罗 • 新闻
2020-06-22 09:43:55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欧阳林 胥扬 周敏 姚望)2200多年前,屈原怀石自沉殉国,身影没入清波,汨罗江便与屈原的名字一道载入史册。它自东向西,流经赣湘两省的修水、平江、汨罗和屈原4个县(市)区,串起相同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和鸣,筑起相通的文化向度和情感认同。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6月12日至14日,来自国内的60多位诗人、作家、学者,组成“溯源汨罗江,一路诗意行”采风团,从汨罗江与湘江、沅江交汇处的“三江口”出发,逆流而上,至屈原、汨罗、平江、修水四地,探访汨罗江畔璀璨的人文历史、自然画卷,追访文人共同的精神图腾。活动全程始终贯穿着“诗”的元素,洋溢着“诗”的芬芳。

诵诗:醉讽离骚不解愁

6月12日上午,烟波浩渺的“三江口”,涌动着无边的诗情画意。由湖南文学杂志社、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组委会主办,江西修水县和湖南汨罗市、平江县、屈原管理区文联、作协协办的“溯源汨罗江,一路诗意行”活动启动。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君不见汨罗江水绿茫茫,芙蓉泣露秋兰香……山阿山鬼啸秋雨,秋风袅袅吹潇湘”“我带领一个大国,向他折腰致敬”……台上,一首首楚辞、新诗,伴随着袅袅琴音,被深情朗诵。

汨罗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平波说,此次活动,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也是追访精神图腾的寻根之旅。同时,汨罗将举办首届“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打造汨罗文化地标,塑造湖南文化品牌,欢迎八方来宾常来汨罗,畅游山南水北,感受诗意生活。

在“三江口”,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省诗词协会会长彭崇谷诗兴大发,吟诗抒怀;省作协主席王跃文宣布活动启动,并祝诗人、作家、学者“春风得意,八面来风,尽得风流”。修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汝琴感慨道:“‘灵秀吴楚地,慷慨歌咏时。’发源于修水黄龙山的涓涓细流,到了汨罗,已经卷起千堆雪,诗意澎湃。”

“汨罗江是一条个性独特、天下不二的河流,是一条和屈原的名字一道载入史册的河流,是一条流淌着诗歌的河流。”平江县政协副主席周晓辉、屈原管理区宣传部副部长杨剑等分别对采风团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诗人、作家、学者们迸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

祭诗:绝地万古一长嗟

河泊潭、怀沙亭,祭诗文;汨江边、屈子祠,怀屈子。采风活动启航后,采风团先后来到屈原管理区河泊潭、汨罗屈子文化园,参加祭诗祭屈活动。

河泊潭是汨罗江故道,见证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投江殉国之举。屈原沉江后,汨罗人民以多种方式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由此衍生了龙舟竞渡、抛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打倡、招屈魂、祭屈等一系列汨罗江畔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天,河泊潭楚旗猎猎。怀沙亭内,贾谊作品《吊屈原赋》、余光中《汨罗江神》等书法作品陈列其中。祭祀人员身着红色礼服,腰系红布带,脚穿草鞋,右手持师刀,左手握牛角,祭江神、追屈魂、取圣水、舞龙头、请屈神。随后,举行读招魂文、焚文、引魂祭祀等祭诗礼,用古朴的方式追溯神圣而神秘的诗歌源泉。

“魂招屈子兮,升座朝堂;文化名流兮,祭奠忠良……”屈子祠内,伴随着声声古乐,采风团朗诵祭三闾大夫文,以虔诚的方式进行朝圣、追思先贤。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据了解,祭屈典礼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为传承龙舟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当天,采风团还来到新市古镇,在汨罗江南岸感受“三街九巷十码头”所涵养的码头文化。

享诗:千秋不断唱离骚

弦月,星空,诗歌。6月12日夜,采风团欢聚汨罗市三江镇八景村,在悠悠古琴里,或朗诵经典诗词,或分享创作诗文,邂逅诗意,遇见美好。

听从诗意的召唤,享诗会以朗诵《湖南文学》主编黄斌创作的诗歌《门》开篇,将在座者带入一个“门”里世界,导入到一个诗意时空。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省诗词协会副秘书长吴晓晖双眼微闭,吟哦《九歌·国殇》,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迸发而出。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我的手在水中轻轻地小心地摆动着,担心惊扰了沉睡千年的灵魂,却忍不住在心里悄悄说道:大夫啊,如果你水中有知,请跟我一路回家吧!”秭归县作协主席秦晓梅,用真切温暖的声音,演绎散文作品《从楚国到楚国》。

“假如我还能活下去,我要加倍爱我所爱的人……”被“享诗会”气氛感染,王跃文也分享了一首自己写的唯一的诗歌《假如我还能活下去》,唇齿间流露出满满的爱意。

“爷爷告诉我/他的爷爷告诉他/这个地方过去叫罗子国/这条江一直叫汨罗江……”汨罗市作协主席潘绍东《一封来自端午源头的邀请函》向文友们发出邀请:来汨罗感受“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的无穷魅力。

若要江山多秀色,千秋不断唱离骚。当晚,诗人、作家纷纷上台,或说或诵,抒怀言志,高潮迭起。

对诗:诗圣永伴大夫魂

6月13日,采风团来到汨罗市长乐镇回龙门码头边,寻找当年繁华古镇的痕迹。随后溯江而上,来到平江县安定镇,寻访中华诗河里另一个不朽的名字——诗圣杜甫。

杜甫晚年漂泊湖湘,追寻屈原的行迹,将一叶孤舟永远泊在汨罗江边。有诗云:“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诗祖和诗圣,将一条汨罗江辉映得流光溢彩。当日,迎着一河诗风,采风团拜谒了杜甫墓,追寻曾经行走在蓝墨水上游的先贤。

“呵壁问天舒愤懑,怀沙殉国表孤清。湘流滚滚埋忠骨,汨水滔滔作恨声。”“一片丹心忧社稷,满腔热血恻黎氓。汨罗午日怀贤圣,湘楚端阳缅屈平。”夜幕低垂,伴着铿锵鼓点,平江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钟志远和徒弟分饰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在屈子祠中相遇对诗,在平江县坪上书院上演一出《屈祠仙圣对诗会》。

一条长桌,作家、诗人、学者们分坐两排,摇着蒲扇,看得津津有味。夏夜,诗风从汨罗江面吹来,拂过莲花盛开的荷塘,送到千千万万人的心里……

论诗:四顾山光接水光

日月千秋在,江河万古流。长约250公里的汨罗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血脉。14日,采风团从平江出发,溯江而上,在修水县黄龙山上,与这条文脉之江的源头相会。

黄龙山上,云雾缭绕。采风团成员登上山顶,在标示着“汨水源”的巨大石碑下,齐声朗诵诞生于修水的诗宗黄庭坚的诗句。不远处,溪流潺潺,在石涧跳跃。这涓涓细流,就是从海拔1500余米的黄龙山上流下的清泉,也是汨罗江的源头之水。

探访完汨罗江的源头,采风团来到山水相映、古木参天环绕的黄庭坚纪念馆,拜谒诗宗黄庭坚;在溪山自在楼,围绕一条江和屈原、杜甫、黄庭坚三大诗人,探讨传统意义下的诗意写作。

“这是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我们将一起度过一个诗神眷顾、诗意迷漾的下午。”论诗开始,汨罗作家舒文治以主持人的身份说道。

论诗会上,思想的火花跳荡。《湖南文学》主编黄斌说:“汨罗江不长,只有200多公里,但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条古老而真实的河流,是一条让人的灵魂变得深邃的河流。溯源汨罗江,切切实实是灵魂的洗礼,是精神的返乡之旅。”

汨罗江,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江,更是一条诗意之江。“这种诗意是独立不迁、不拘流俗的;是充满忧患、悲悯众生的;是浪漫唯美、勾连宇宙的。”汨罗市政协主席彭千红认为,写作既要诗意文采,又要引领思潮。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激荡。论诗会上,彭东明、樊建军、易青群、潘刚强、戴逢红、刘石林、秦晓梅、张战、李宁、赵燕飞、罗建平、刘子华等诗人、作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探讨诗意写作。

一江碧水,念念于心;四面青山,频频颔首……

作者:欧阳林 胥扬 周敏 姚望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网络中国节·端午 | 2020汨罗端午系列主题活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