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江风俗:知否,记否
你好衡阳县 • 人文
2020-03-24 11:14:12

三子“压床”、女婿“报生”、婴儿“洗三”、小儿“摸周”,这些渣江孩子初成长的风俗,你们知否,记否?

——题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它反映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寄托一方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祈盼。风俗或民俗,往往蕴含人生哲理,凝聚民间智慧,憧憬美好愿望。

在衡阳渣江乡下,那些关于“人之初”,关于渣江孩子初成长的民间习俗正在日渐消失。这些风俗,正在成为渣江人一丝一缕的淡淡乡愁。

从结婚生子,到抚养成人,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朴素的祈愿,于是,便形成了一系列的“人之初”风俗。

用红枣、花生、桂圆压婚床,可谓是“人之初”风俗中的首俗。

谁家有女初长成,父母长辈就为女孩的婚姻准备着嫁妆。女孩出嫁,俗称“移花”。“移花”那天清晨,女孩家便会精心用红绳把婚被捆好,上面再贴一个大红的“囍”字,出嫁的场面也就被喧染得格外喜庆热烈。这时,女孩的母亲特别注意、特别上心,把早已精心挑选的红枣、花生、桂圆,用红绸布或红纸包裹好,藏进婚被里,这就是“三子压床”,寓为“早生贵子”、“富贵子红”。放多少“三果”,也就有讲究的,或每样6颗、8颗、10颗,寓为六六大顺、八方生财、十全十美。

新婚之夜,男方的亲朋好友是要闹洞房的,也想争着沾点喜气。唱歌,喊“赞”,嬉戏,上茶,喝酒,撒喜糖,极尽热闹。越是闹得热闹,主家就越高兴。争抢暖(压)婚床的“三果”,是闹洞房中的一个最热烈的场面。新娘从婚被下掏出红枣、花生、桂圆,分撒给客人。客人们争抢着的那份热闹与喜庆,让整个屋场和夜晚都会被感染得灯火通明。更有高手在民间,一句句、一首首祝福的“婚赞”,让主家笑得合不拢嘴,乐开了花。

抢压床“三果”和闹洞房,是不能超过晚上十二点的。因为,结婚的日子是经过精心挑算的,所以,十二点之前,闹洞房的客人便会主动散去。乡村的夜,便在沉醉的夜岚里,开始孕育着未来的美好,憧憬着明天的希望,梦想着梦想的美丽。

洞房花烛之后,便是十月怀胎,春华秋实。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这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也是一个家庭最看重的事情。

在“人之初”的风俗中,便有了“报生”,亦称“报三”的民俗。意思是女婿到丈人家报喜,老人家添了外孙或外孙女,让丈人家做好“打三朝”的准备。

“报三”,也是有讲究的。孩子的父亲到孩子的外婆外公家去报告这个喜讯,必须要备上一份礼物。礼物的厚薄,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买上几斤肉,提上两瓶酒,带上一封鞭炮。这既是女婿感恩丈老子、丈母娘对女子的养育之恩,舔犊之情,也是给妻子的娘家人报个母子平安,家里添丁。

妻子的娘家人,不需要女婿开口,便知道是添了一个外孙,还是外孙女。因为“报三”,有个规矩,若是生了个女孩,女婿在到达丈人家的禾场上就会点燃鞭炮,意为“外头人”,因为女孩是要嫁出去的。若是生了个男孩,就要在丈人屋里放鞭炮,意为“家里人”。

不管是生个男孩还是女孩,孩子的外公外婆,舅舅阿姨都会欢天喜地。就连家里养的那条大黄狗,也会显得格外高兴,围着孩子的父亲前蹦后跳。

孩子的外婆外公,就要为外孙准备“三朝”礼。红蛋、摇篮、红肚兜,是外婆外公必送的礼物。外婆把收存了有些日期的鸡蛋煮熟,用红色的颜料染红,代表着长辈的愿望,愿外孙或外孙女,脸蛋红润,身体健康,茁壮成长,一生红火。

孩子的爷爷奶奶更是忙碌。“洗三”,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要到房前屋后,田野山间,找来艾草、花椒、柏枝、鱼腥草、车前草、金银花等草木,熬上一锅汤药水。浓浓的草药味,淡淡的花草香,便弥漫了小院。

汤药煮好后,舀出一些,兑上当天清晨从井里或溪里打来的清水,为孩子沐浴,叫做“洗三”。汤药,可以让孩子清热解毒,扶正祛邪。锅里剩下的汤药,便用于煮鸡蛋,叫“艾水蛋”。

摆上几桌酒席,答谢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左右邻里。每桌献上一碟生姜片,名叫“吃姜酒”。“生姜”,谐音“生长”,意为健康成长之意,且“姜”与“姜子牙”的“姜”相同,意为子牙可镇封“诸神”。酒席上,外公外婆家会把红蛋,爷爷奶奶家会把“艾水蛋”分给客人,大家共同庆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共同祝愿这个新生命的未来美好,一生安康。

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去,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从呱呱落地,到伊呀学语,从“打腾腾”,到迈出人生第一步,一转眼,便是一个春夏秋冬,便是一个周岁。

“摸周”,便是父母长辈心中一个期愿。在孩子满周岁生日那天,长辈们找来纸笔、算盘(当今计算器)、鸡蛋、糖果等物品,放在床上或桌子上,让孩子去“摸”,最先拿什么,预示着孩子日后的兴趣,和长大后的成就。如最先拿纸笔,预示着孩子将来擅长读书学习;最先拿算盘,预示着孩子日后精打细算,善于经营;最先拿鸡蛋,预示着孩子长大后人生圆满,等等。这些,虽是长辈的朴素信仰和原始的精神寄托,但无不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希冀。

岁月有四季,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压床”、“报生”、“洗三”、“摸周”,是家乡“人之初”风俗“四步曲”。这种风俗,既是父老乡亲对人生的美好向往,也是他们拙朴智慧的传承,更是通过这样一种风俗仪式的形式,系维和寄托着一方水土、一方民众的精神力量。

可如今,家乡的村庄在消失,家乡的人们在流散,那些曾经熟习的风俗,正在一天天消失,一天天淡忘。

那一个个荒芜废弃的村落,那一个个寂寞孤独的屋场,再也不见曾经的热闹和喜气。惟有,一股股愁绪,一丝丝伤感,一份份悲凉,在空旷的村野和人们的心中,如野草般地疯长……

作者:罗 平

责编:袁一心

来源:你好衡阳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