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如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专家建言献策
新邵东 • 邵东新闻
2020-02-27 10:05:03

导读

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却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当前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湖南应如何抓重点抓细实、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打好疫情影响下的湖南制造业发展攻防战

王赞新

制造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全面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制造业的影响、推动疫后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对我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整体而言,春节前后是制造业的生产淡季,如果只是短时间的生产延迟,疫情对制造业造成的影响并不太大。但要看到,疫情的冲击是从第三产业逐步向食品粮油加工、原材料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扩散的,制造业所受影响可能在第二季度更为显著。相较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我们更应高度重视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随着我省重点项目建设和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链”,制造业需求和产能会在疫后出现一轮报复性复苏。而在物流、人流、资金流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争购原材料、争购零部件、争抢员工、无序竞争的制造业“紧运行”局面,不利于疫后制造业尽快恢复正常发展秩序。

当前,我省已整体进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新阶段。应从制造业自身属性和发展规律出发,针对我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谋划、系统发力,打好攻防战。

从微观上切实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一是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各地要科学研判形势,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对于低风险区域,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适当降低复工门槛,着力推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企业、稳就业政策和省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各项政策红利和帮扶措施转化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应对不利影响的“助力器”。

三是为企业做好信用和法律服务工作。应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对受疫情影响或因参与防疫工作而导致的企业失信行为,应积极协调,不将其列入失信名单,或重新报送信用记录。加强法律服务保障,及时就不可抗力免责等法律问题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指导建议,对于受疫情影响造成的企业合同履行、劳资关系等纠纷,提供咨询、指引、调解服务。

从中观上着力加强产业链维护

一是研究产业链维护措施。应分行业、分层次维护好我省制造业产业链尤其是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根据各个产业链的性质、规模、长度、特点,具体分析疫情对其影响程度,分别制定维护措施。

二是协助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对组成部件多、供应链复杂,原材料和原器件需要跨区域、跨国界供应的产业链,应及时通过政府联动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开展供应链和产业链合作、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防范、化解重点企业断链风险。对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要优先保障恢复生产供应,发挥其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作用。对全省760家小巨人企业尤其是其中的10家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精准施策、定向服务,推动做好这些企业与产业链的衔接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这些企业在疫情过后仍留在全球产业链中、不与全球产业链脱钩。

从宏观上全面优化产业生态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支持和要素保障。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通道,提高物流通行效率,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支持制造业恢复生产。加强对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早发现、及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加强土地、资金、能耗方面的保障和稳定供应,确保制造业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

二是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以“5个100工程”为载体,发挥产业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加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扩大制造业需求,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针对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布局一批项目储备,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三是做好应对制造业“紧运行”准备。建议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快速建立全省制造业“紧运行”模拟决策和运筹计算大数据系统:面向产业链,做好虚拟生产和虚拟物流演练;对能源和原材料进行推演,计算物资调动强度和分布区域,防止出现能源和原材料恐慌、无序调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订单生产模拟服务,帮助企业在“紧运行”下做出最优生产决策。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把握新契机,加快湖南数字经济发展

肖皓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湖南2020年整体经济工作部署。但是在疫情背后,一方面我们发现数字经济生机勃勃、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比如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潜在感染人群追踪等,医疗服务机器人、无人机巡逻等在抗疫一线发挥了很好作用,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买菜、在线游戏等则成为“宅经济”的新常态;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现有数字技术还存在大量“盲区”。比如医疗手术等复杂劳动难以被替代、因缺乏大数据基础难以进行更精细的社区网格管理、真相和谣言等各类信息交织带来的信息爆炸难以被及时疏导、重要稀缺医疗物资的分配难题亟待破解等。那么,应该怎样理解疫情背后隐藏的数字经济变化?

首先,数字经济必然是建立在牢固的工业经济基础和更加专业的人力资本之上。这次疫情阻隔了人的物理集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推动了生产和生活的“虚拟”集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新技术的使用、“物-物”协作分工的物联网发展等。但数字经济本质上仍是在工业经济之上强化了“数字资产”的作用;其次,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硬件、大数据等的提前储备。在疫情应急管理中,出现了因缺乏坚实大数据基础难以精准调度紧急救灾物资、精确识别“传染源”等情况;第三,加快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须做好制度设计。疫情暴发期间,关于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支付宝、手机、车票身份证等数据也在识别疫情风险区域流动人口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关乎个人隐私保护,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第四,数字经济终归要为创造美好生活服务。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能替代面对面交流,数字经济终归还是要从创新生产方式、服务社会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数字经济的变化趋势,建议我省把握新契机,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一是继续夯实工业基础,提前谋划数字经济转型的人才工程。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攻坚时期,既要吸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化融合,也要加快营造数字经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促进更多类似大数据医疗领域“DR-TimeRing全生命周期的糖网智能助手”等科研成果转化;既要鼓励和支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推动数字经济高级人才培养,也要提前做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动能转化过程中失业人口再就业的预案以及相关职业教育。

二是鼓励数字经济的正确诱导行为,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数字经济转型是在工业经济传统领域的边际革命,加速其进程须打破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可进行特定的行为诱导,比如以推行共享单车、网络约车为代表的经济诱导,以ETC推广为代表的政策引导等。应积极规范引导数字经济新业态,使其向良性方向发展,比如有效破解共享单车、网络约车的城市管理问题、“宅经济”的社区管理问题等。另外,应加大通讯、存储、计算等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投资,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利用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海量数据,为湖南数字经济大发展提供硬件、大数据等产业基础。

三是完善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建设,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美好生活。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包括为发展数字经济制定的正式规则和实践中形成的非正式规则。一方面,应在贯彻《电子商务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推动我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两业融合”重点行业率先在行业协会层面形成相关规则;另一方面,应重视非正式规则因素在数字经济治理中的作用,比如在监管中注重社交、艺术等高层次需求,大力培育向上向善网络文化,汇聚数字经济时代的正确社会共识和核心价值认同。

(作者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营造绿色生活机制 维护人与自然和谐

周萍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事件警示我们,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发达,我们依然不能回避“天人关系”的哲学问题,应完善相关机制,主动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

——稳定生态和谐系统,重在健全绿色治理。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和谐系统,不能为所欲为、陶醉在所谓的科技对自然界的一次次征服之中,否则,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与伤害将无法估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应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有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和监管机制。

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确保绿色治理的有效性。应着力破除体制性障碍和习惯性阻力,构建约束、激励双管驱动机制,不断完善各行业绿色法规。比如设置严格的强制性环境保护标准,增收高额惩罚性赋税;确立选择性市场激励机制,以奖惩分明的精细管理,实施引导性与强制性结合的绿色行为规范,促进生成节能、低碳、节约、注重循环利用的产品与生活方式。

——确保人类生命健康,力在绿色产品替代。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一些“便捷”“高效”“合成”生活用品已然深入生活,甚至成为人们的依赖和向往。然而这些用品的背后往往是“高污染”“高消耗”“高辐射”和“化学效应”等在支撑。一些人对“高级”生活方式的追捧,事实上已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乃至正常繁衍。

鉴于此,我们应更加科学理性地选择生活产品和生活方式,逆向调节已逐渐固化的追求“高级”的消费观,转而推崇绿色生活。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替代是实现绿色生活的最基础保障,是确保人民生命健康的最直接手段。要让绿色消费需求拉动绿色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加速企业生产模式的绿色转型升级。

——深植生态文明理念,强在绿色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理念是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政府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机制、企业提升绿色发展竞争力、居民实现生活与消费绿色转型,都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倡导并深植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将绿色教育融入社会各层面,全面提升公民的绿色素养,进而达到绿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的统一。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鼓励绿色教育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面向乡村、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普及绿色通识教育、开展“送绿”活动;利用网络和大数据平台,设立绿色功德栏、光荣榜,创建线上线下常态化绿色道德风尚引领机制。

——追求绿色共生幸福,贵在全民自觉律己。

人不仅受自然规律约束,也是拥有精神生活的“道德理性人”,应通过意志自律寻找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人类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互生互利、彼此依赖基础之上的,应以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为标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物欲的无限释放和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掠取。只有懂得控制欲望和贪婪,人类才能谋求长久的幸福生活。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生活”,既是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人民的新承诺,也是对人民的新要求。生态环境乃国家公物,用之不觉而毁之难复。认识到营造绿色共生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将寻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作为行为准则,自觉承担起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节约公共资源,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决战决胜抗疫脱贫 关键还在精准

刘望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当前,我们面临既要坚决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双重考验。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暨防控新冠肺炎阻击战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向两个战场同时发出决战冲刺令。决战决胜,关键还在精准。唯有坚定信念、主动投入战斗,统一于思想、扎实于行动,做精每一个细节、捏准每一个环节,以更昂扬的姿态冲锋向前、战斗到底,方能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双胜利”。

精准找问题,全力补齐短板。事物的发展状态,很大程度取决于短板弥补状态。问题找得越细、越精、越准,短板补得越快、越齐、越好,漏洞才越少、成效才越大、人民才越满意。近日,省纪委通报了多起违反疫情防控纪律的典型问题,反映出疫情防控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存在,文件抗疫、填表抗疫、材料抗疫现象屡禁不止,脱离人民群众,唱高调、存侥幸、不务实的情况时有发生。防控决战阶段,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否则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只有把问题揪出来、把责任压下去、把短板补到位,决胜才有可能。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增多了:就业脱贫、产业扶贫难度加大,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情况在所难免,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推进迟缓。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精准找问题: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具体问题、具体数据要精准到位,列出操作性强的数字化、条款化、责任化精准任务台账;针对台账“盯、跟、帮”,实现数据动态管理,以此倒逼问题解决、短板补齐,推进脱贫摘帽。

精准抓时机,顺势借风扬帆。一个多月来,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统筹,省委、省政府火速出击、措施得力,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风险依然存在,绝不能松劲停留,要认准抓牢当下这个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全面总攻的时机,严格分区分级、分类指导、分类处理,在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上下功夫,顺势而为、巩固成果、治标治本。疫情之下,脱贫攻坚要善于找准突破机会。当前,全省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各地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项目复工复产,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保障加强……与此同时,疫情带来了各种改变,比如线上消费持续升温、供需对接简单便利、物流配送渠道进一步拓展、社会扶贫更加多样多元等,这些变化也是化危为机的切入点。找准节点、抓住机遇、借风扬帆,就能够为决胜脱贫攻坚赢得时机。

精准强措施,创新应对方式。 一方面,要坚持采取切实可行、精准有效的措施,科学应对疫情中出现的未知之数、未解之谜、未察之变,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胜这场阻击战。另一方面,当前环境下脱贫攻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凭经验翻老黄历、照搬照抄千篇一律。唯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发挥基础、地域、产业、资源优势,加大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真正找对特色发展之路、精准措施,才能直击目标、少走弯路,扶贫攻坚的成效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

精准做服务,聚合群智群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既战“疫”又战“贫”,无疑更加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与定力。决战两个战场,党员干部要坚持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服务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收获的“幸福指数”;要全面落实相关责任、筑牢严密防线、做精做细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看,疫情防控阻击战可以看作是今年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首战,我省的重点任务仍是确保剩余19.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树立全局观念、提升工作水平、走稳群众路线,正确研判战争态势、提高战略统筹能力、精准优化战术战法,在“大战”“大考”中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怀化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正确应对危机信息

赵智

习近平总书记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控好整体舆论,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为我们在疫情暴发等公共危机事件中构建社会舆论生态提供了指导思想、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公众应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在纷繁复杂的危机信息面前保持正确态度和行为,为团结一心战胜危机、继续前行奉献正能量。

公众媒介素养指公众面对各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公众媒介素养表现为公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在面对各种危机信息时,能做成熟、冷静、独立、理性的“责任人”,能做全面、客观、科学、辩证的“思辨人”,能做守法、文明、有道德、有敬畏的“明智人”,能够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能够不焦虑、不恐惧、不失措。反之,则是媒介素养低下的表现。在全媒体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公共危机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们在敏感、恐惧、焦虑心态下的信息感知、判断很可能发生变形和扭曲。此时,更需要公众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在信息发布和传播中坚守真实性、秉持科学性。然而,从近些年的公共危机事件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整体上还比较低,许多人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缺乏正确思考、判断能力,因此传播了大量谣言和不良信息,干扰了疫情防控、影响了社会稳定,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手机就是传播平台”的当下,全面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夯实基础,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协同发力——

政府应加强自媒体监管,推进信息公开。政府应尽快完善自媒体监管制度,规范其信息发布、传播,对于恶意编造、散布谣言和有害信息的行为坚决依法惩戒。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尽可能消除谣言、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间。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危机事件中,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2月3日提出的“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当公众在信息获取上有了“主心骨”“定盘星”“辟邪剑”,就更容易形成良好媒介素养。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多层面教学。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专家凯瑟琳·泰纳认为,“当代媒介素养的培养应侧重于教育而非媒介”。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落实到中小学教学中,我国也应尽快将其纳入各级各类教学中。中小学可专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也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文化课当中,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中融入媒介信息发布、传播的道德要求等知识;高校可开设媒介素养选修课,还可把媒介素养教育加入到思想政治系列课、人文素质教育课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针对老年群体、低学历群体媒介素养相对不高的现状,可通过老年大学、职业培训机构、主流媒体等传授媒介素养知识。

积极发挥社区、社团作用。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社区教育活动、文化活动中,开展社区媒介素养讲座、案例学习、居民交流会等。大学生社团等可开展志愿活动,给敬老院老人、福利院孩子等讲解新媒体知识,让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中国传播学会等社会性团体,可通过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媒介素养知识讲座等活动,推动公众媒介素养提升。

强化个体责任、注重自我提高。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公民个人责无旁贷: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肩负起个体责任,在信息发布与转发中当好“把关人”;二要增强理性思维,提高识别信息优劣的能力,防止不实信息、不良信息通过自己扩散;三要拓宽接受信息的渠道,及时关注官方和主流媒体信息;四要培育积极健康心理,在信息传播中多发出好声音、多传递正能量。

(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2月27日07版)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彭月娥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