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会造成对身体或环境的伤害,因此,居家消毒应该怎么做呢?
一、勤洗手。用流动水,配上普通洗手液或肥皂,每次洗手应揉搓20秒以上,应确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缝、指甲缝、手腕等处均被清洗干净。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有一定的消毒效果。
二、常通风。保持家居通风,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
三、重清洁。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对家里的物品,做好清洁最重要,必要时再进行消毒。
1、家居表面保持清洁。门把手、电话机、手机、电视遥控器、桌面、地面等经常接触的表面,每天清洁,必要时(如家中有身体状况不明客人来访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消完毒后,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2、餐饮具,可以采用物理消毒,煮沸10分钟;也可用微波炉消毒;有家用消毒柜的,按照说明书使用。
3、口鼻分泌物处理。讲究咳嗽礼仪,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放入垃圾袋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并及时清理,其他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4、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时可以煮沸消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四、避误区
(一)避免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含氯消毒剂,建议根据产品标签说明书进行使用,常用的居家消毒浓度为250mg/L-500mg/L,可用于白色棉织物、耐腐蚀物品及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或者小件物品的浸泡消毒,如浸泡餐饮具,30分钟。
(二)避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三)使用消毒剂时避免造成身体伤害。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四)避免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进行环境物表的擦拭。
(五)避免采用室内酒精喷洒式消毒方式。
75%的酒精直接使用,擦拭或浸泡小件物品,擦拭物体表面、皮肤和手等,在擦拭电器表面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进行,切记室内不要喷洒式酒精消毒,还要注意远离火源。
(六)免洗手消毒液避免频繁使用。
在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可直接涂抹、揉搓使用,如果手部有污染时,可在洗净双手后使用,取适量手消毒剂(一般挤压或者按压手消毒剂瓶一次,挤出的手消毒剂不少于1mL),进行充分揉搓,1分钟后即可达到消毒作用。但其消毒成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不要频繁使用,避免过度消毒。
(七)避免消毒剂存放不合理。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时应注意安全。每次购买不宜过多。存放化学消毒剂必须要密闭瓶盖,放置在阴凉通风及儿童不易接触的位置。
作者:攸县疾控中心健教科
责编:皮宇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