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红色故事 | 奉家山上的种子稀饭
云上新化 • 人文新化
2021-04-14 10:00:5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种子是生命的传承,是来年的希望,种子之于农民的重要性不亚于自己的生命,再苦再穷,谁也不会把种子煮来吃了。可是,1935年,当贺龙带领的红二军团在新化县奉家镇时,当地的老百姓却用玉米、红薯种子拌着野菜煮成稀饭给红军战士们吃,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奉家山,走进那段历史,从种子煮稀饭的故事中,去探寻共产党员的初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为掩护中央红军撤出根据地,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共1.7万余人,临危不乱,死死拖住蒋介石的主力兵力30余万。直到1935年11月,中央红军成功到达陕北后,红二、六军团才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12月12日,红二军团进入新化奉家的墨溪岗,兵分两路,分别进驻下团村和上团村。

当红二军团进驻上团村时,老百姓都拖家带口地躲进了后山。原因是国民党军队不久前刚刚经过此地,所到之处,遍地狼藉,鸡飞狗跳。国民党地方保安部队抢夺粮食,霸占房屋,强拉壮丁,虐待村民,老百姓成惊弓之鸟。军队,让老百姓怕了,唯恐避之不及。没来得及走的村民,都躲进屋内,关门闭户,只从窗户缝里、从门缝里仔细打量着这支军队。他们看到士兵身着深灰色服装,扛着步枪,戴着八角帽,帽子上别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两边衣领上还有一枚红色的领章。这些士兵看上去面黄肌瘦,却很有精神,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他们从不高声喧哗,不撞老百姓的门,不抢老百姓的财物,还会主动帮村民把水缸挑满,把墙边的柴劈好,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条有序。

当时正是寒冬季节,奉家山还下着雪,气温非常低,零下好几度。衣衫单薄的红军为了不惊扰到老百姓,晚上都三五成群地挤在稻草堆上睡觉。半夜雪花劲飘,寒风刺骨,慢慢消融的雪水早就浸透了盖在他们身上的蓑衣,很多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却没有人摸进老百姓的家里去睡,没有人用老百姓的柴禾烤火。

当地老百姓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军队,他们心里在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不扰民,不抢民,不害民,还为我们做事。红军在村里喊话:“我们是红军,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我们是一家人”。

老百姓对红军渐渐有了好感,不再害怕红军,纷纷从山上下来,把红军请到自己家里,把仅有的一点口粮分给战士们吃。天太冷,柴禾用完了的人家,把喂牲口的玉米秸秆当柴烧给战士们取暖。当地老人讲,红军战士和蔼亲切,十分勤快,帮着忙里忙外,并对大伙说,“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闹革命就是为了让穷苦人家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听了红军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也把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

村民奉光珍还清楚地记得爷爷奶奶讲述的那个关于红军的故事。红军进村的当天晚上,贺龙来到她家,亲切地对大家说,“乡亲们,我们是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我们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的目的是打地主、打土豪、打恶霸、打国民党反动派,我们要让大家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奶奶不安地问,“你是长官吗?”贺龙握着奶奶的手,笑着说,“我们都是穷苦老百姓的孩子。”奶奶知道贺龙是官,感动得眼泪流了出来,哽咽道,“你们真是穷苦老百姓的好孩子。”

当时红军队伍人员多,粮食少,吃不饱,战士们实在太饿了。奶奶看到战士们面黄肌瘦,因为饥饿,手捧肚子,却都强忍着,奶奶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可是奶奶家靠租种地主的田土过日子,生活贫苦。所剩不多的一点口粮也早已被国民党军队洗劫一空,现在家里也没什么吃的了,怎么办呢?这时奶奶突然想起地窖里还有些玉米和红薯种子,虽然这是明年开春用来耕种的种子,但奶奶却顾及不了那么多了。她悄悄地,用这仅有的一点粮食种子拌些野菜,煮出一大锅粥,分给可爱的红军战士们充饥。

战士们得知真相后,感动得大哭。他们眼含热泪地责怪奶奶说:“大娘,您把种子都煮给我们吃了,明年您吃啥呀?”奶奶动情地说:“孩子呀,我知道你们闹革命是为了咱老百姓,看到你们受苦挨饿,大娘心疼啊。”“大娘,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给您送种子来。”

为了给红军战士充饥,老百姓愿意拿出无比珍贵的种子。是啊,种子是他们来年的希望,但是红军是老百姓未来的希望,红军是革命的种子,老百姓需要粮食,但更需要红军。

接下来,红二军团在上团村、下团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活动。他们在院落、路边,到处书写和张贴标语:“打倒土豪劣绅,帝国主义从中国滚出去!” “红军过境,秋毫无损!”“中国工农红军,志在救国救民,倘若向前杀敌,胜利属于我们!”

通过革命宣传,老百姓进一步认清了红军革命的方向与目标,革命热情被点燃。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红二军团于12月13日在上团处决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首恶分子奉名彪、奉则中、戴正尧等三人。打开了奉仕卿、奉名彪等地主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苦大众,战士们还帮一些有困难的人把粮食送到家里。当地老人至今念念不忘地说:红军和国民党的部队就是不一样,国民党一来,就是到老百姓家里翻箱倒柜,见东西就拿就抢,红军则是把粮食送到老百姓手里。

红军在奉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和支持。乡亲们踊跃为红军筹粮筹款,赶制军需物资。男人们利用碾锥为红军加工军粮,女人们自觉地集中起来,三人一组,五人一群,为红军缝制米袋和行军袋。在红二军团撤离时,贫苦青年纷纷踊跃参加红军,走进革命队伍。

红二军团在奉家驻扎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留下的印记,却是不可磨灭的。红军战士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老百姓心里种下了“革命理想”的种子,留下了“红军精神”,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念。

历史,既承载着过去,也照亮了今天。奉家山上的种子稀饭,体现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像种子一样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凝聚起磅礴的精神伟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梅山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新的长征篇章。

(作者/新化县委党校  刘平 )

作者:刘平

责编:曹向潮

来源:新化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百年伟业·梅山壮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