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嫁十八洞”,这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老一辈常说的一句话。话中的“十八洞”指的是位于花垣县的十八洞村。10年前,这个苗族山间小村落还是光棍遍地,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如今,村里的年人均收入已超两万元,足足翻了12倍。是什么给十八洞村带来了这样的变化?CGTN《新时代进行时》摄制组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到当地,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下湘西群山间变与不变的故事。
从州首府吉首市出发,汽车驶过雾气缭绕的群山和连绵的隧道,大约1小时后才抵达十八洞村。十八洞村地处湘西武陵山区腹地,平均海拔700米,为纯苗族居住区,辖4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239户946人。在2013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崎岖的山路让村子与世隔绝。因为贫困,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只剩留守老人与儿童,没有活力。2013年,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68元,不到当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轻车简从,来到十八洞村调研走访,首次在这里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随后,精准扶贫的号角催生了十八洞村的蝶变。农家乐开起来了、猕猴桃产业分红了、苗绣可以卖钱了。2021年,十八洞村年均接待游客78.8万人次,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8万元,成为了湖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村,打造了脱贫攻坚的“鲜活样本”。
(湘西腹地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因村里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
苗绣是苗族人千百年来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十八洞村扶贫攻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记者何卫卫实地走访了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并当了回“绣娘”飞针走线,亲身体验苗绣制作过程。记者了解到,示范基地通过开发新型产品,与中车株机、湖南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发展苗绣订单业务,让十八洞村及周边村落共计数百名阿妈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每年增收1.5万元,2021年实现产值45万多元。
(记者何卫卫、唐博在十八洞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体验苗绣制作过程,并为二十大预热直播节目拍摄宣传片和预热海报)
(记者何卫卫采访十八洞苗绣示范基地绣娘田素梅,谈精准扶贫促民生改善)
除了苗绣,旅游业(农家乐)也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修葺一新的老宅、空地上的凉棚、满眼新绿的山谷、十来张小桌、香喷喷的苗家饭菜,还有特色米酒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记者何卫卫走访了一家农家乐,并了解到很多村民都是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用小额贷款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十八洞村已有10余家农家乐,即便是受疫情影响,去年接待游客也超过40万人次。
(记者何卫卫采访十八洞村农家乐老板娘龙兴花)
(摄制组布置农家乐午餐桌面,为记者出镜做准备)
石拔哑大姐家是总书记当年走访的第一户贫困户。当年总书记在大姐家看到的只有凹凸不平的泥巴地面,黝黑的木板壁。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五瓦的电灯。过去,大姐一家粮食只在收成好的时候够吃,也没有种其他经济作物,家里也就喂了两头猪。而现在生活已经截然不同。石大姐掰着手指算了算告诉记者:“每年卖腊肉有几千元收入,村里的猕猴桃产业分红1000多元,还有低保收入”。大姐家里现在成了一个红色旅游景点,旅游公司和她签约,让她在家里和游客合影留念,每月给她一定的生活补贴。石大姐已然成为了全国人民知晓的“大姐”。
(石拔哑大姐同摄制组回忆当年与总书记交谈的场景)
(花垣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袁昌俊(左三)与摄制组商讨直播报道方案)
在精准扶贫方针指导下,十八洞村优势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村民们说,十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的问题弄明白了。全村如今已经形成了旅游、山泉水、劳务、种养、苗绣五个产业,村民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正如十八洞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田晓所说:“现在是鸟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也回来,老百姓的笑脸也回来了”。
责编:宋显金
来源:CGT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