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垴上临江而建的望衡亭 (记者 方阳 摄)
湘潭在线9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成青)如果说万楼的杰灵台是先贤们出于风水考虑而修建的人工基石,那么与之对应位于湘潭城江水上游的石嘴垴便是实实在在的天然基石。它们像左右臂膀,将这一湾江水环抱,成就了一个天然良港,也成就了历史上因水而盛的湘潭城。
饱经沧桑的石嘴垴将西南来的湘江阻挡,水流回旋变缓,冲向对岸,转而向东北方向流去,在江之北形成一片开阔而平静的水面,这是航运建码头的黄金地所在,由此造就了以商业起家的湘潭城。石嘴垴突出于湘江,横揽东西,视野开阔,历朝历代的人们在此处游观休憩,这里也自然成为了湘潭一处名胜。
历史上的石嘴垴
石嘴垴是湘潭人的俗称,这块巨大的红砂岩山体,因其色红,又叫锦石;因其形似壶、似马蹄,便又叫壶山、马蹄石。自晋代或稍后开始,这个临江的垴上面建有望月、钓鱼二亭,传为陶侃所建,或为纪念陶侃而建。之后数毁数建,名称各异。唐时此处则为湘江亭。韦迢曾在此以“湘潭一叶黄”与杜甫相唱和,因此后来又有黄叶亭。
石嘴垴之所以又称陶公山,是因为东晋名将陶侃在此驻军。陶侃,是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平定杜弢起事,率军屯兵于壶山。在驻守期间,做了很多惠及百姓的事,在他逝世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将陶公衣冠冢所在地的壶山改名为陶公山。陶公山上并排修有两座墓冢,分别是东晋名将陶侃、明末抗清名将何腾蛟的衣冠冢。陶公山上又为何出现何腾蛟墓冢?何滕蛟在南明永历朝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担当抗清的大任。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何腾蛟为调停反清各部的冲突与矛盾,只率三十余名随员自衡阳本部来到湘潭。次年正月,在其调处之下,当云集于此的各部离开后,湘潭只剩下千人部队,近乎空城。不料为清军铁帽子王济尔哈朗所乘,率三万铁骑围困湘潭,在江边将即将上船撤走的何腾蛟俘获,囚禁在湘潭城内西禅寺里。何腾蛟因拒不投降,最后在通济门外流水桥被杀害。爱戴他的人后来将其安葬于此。几十年后,其遗骸由其后人盛棺移回贵州黎平老家,湘潭人仍在其原葬处立衣冠冢以资纪念。
陶侃撤离湘潭时,将其住所捐出做了石头寺,这是佛教传入湘潭的第一所寺庙。唐永徽六年(655年),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因劝止高宗废王皇后欲立武则天为后而被贬潭州。一天,潭州都督褚遂良巡行到此,受石头寺方丈之请题字,触景生情,奋笔题写“大唐兴寺”四字,以示抑武扶李、重兴大唐之意。该寺于元末被毁,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复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开始败落,后来有所重兴,近百年来迭遭变化。现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藏于湘潭市博物馆,而新寺主体已经落成。
借鉴先进理念整治街道
石嘴垴上有一座墓碑,原立于望衡亭前的国民党陆军中将王捷俊衣冠冢前,现立于望衡亭前右侧。望衡亭楼上楼下正墙上各立有汉白玉石碑,石碑上有两则记文,一块是王捷俊撰文,彭绍香书写的《望衡亭记》,一块是长沙曹孟其撰文,周介裪书写的《湘潭石嘴头碑记》。两篇记文记载了望衡亭的修建和一段湘潭整治街道的历史。
曹孟其所撰《湘潭石嘴头碑记》中有言:“中国先筑屋,故零乱;各国先修路,故宽整。”说到了当时湘潭街道原本狭窄曲折,借鉴西方先进的城市规划经验,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师长的王捷俊在家乡湘潭城驻军,首倡整治街道,并出任湘潭城市街道整治委员会主任。在这里拆屋让街、剉崖修路,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与城市环境,为湘潭城市建设立有功劳。
“江山胜迹”是湘潭城区唯一的现存摩崖石刻,是市级文物保护之地。王捷俊修路来到这个湘江大拐弯的地方,看到这里江面开阔,气势磅礴,不禁联想起孟浩然的诗作《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感叹此处真乃“江山胜迹”也,于是邀请湘潭九华人、民国政府要员、书法家朱德裳题写这四个字于崖壁上。崖壁长16米,高3米。每个大字长0.8米,高0.5米,最深的地方有0.3米,为隶书阴刻。
据说,“文革”期间,有人准备把这四个字当作“四旧”铲除掉,由于历经数十年风雨侵蚀,落款“朱德裳”的“裳”字已经很模糊,误以为与开国元帅“朱德”有关,加之搞不清“王捷俊”是何许人物,因此不敢贸然毁损。或许出于保护,又有人用水泥灰浆将整块摩崖石刻封存起来。直到1990年10月,随着望衡亭及其周边文物古迹的修复。“江山胜迹”石刻才得以重见天日。
修建望衡亭
湘潭整理街道一事于1928年基本结束,当时主持人员即决定在石嘴垴为取石而辟出的平台上建一座亭子,一以恢复这一带自古以来即有的亭台,一以纪念湘潭的整治街道之举。但主持人王捷俊因战事去了江西,并一去身殒。四年之后,原街道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与人员还是不弃前议,于1932年在石嘴垴上修建完成这座带外廊两层的四方景观亭,并命名为望衡亭。因江边风大雷多,望衡亭用纯石材叠成,不用一颗钉,没有一处木,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全国罕见。2005年初,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三位大牌专家、北京城市建设的著名顾问曹春生、盛杨、田世信冒雪来到窑湾寻看湘潭的古迹,一到窑湾看到望衡亭,极为兴奋,七十高龄跌倒在地也不计较,一定要登亭观览。
亭柱上“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对联是清代湘潭县学者何衢所撰,至今清晰如初。上联讲出了望衡亭的地理位置与地位,下联描述了望衡亭上的眼见耳闻,南岳的青峰、湘江的流水,全都集萃于这一座亭子。念天地之悠悠,而不必沧然涕下,倒是有独立江山,横空出世的感慨。
古老而坚固的唐兴桥 (记者 陈旭东 摄)
历史文化街区再现老街繁华
窑湾有三大石头古建筑,分别是石头寺、石头亭、石头桥。唐兴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13米,宽6米,净跨12米,桥身与桥面全由花岗石砌成。两旁有34根花岗石围栏,柱头缀有狮、猴、象、鹿、兔等动物的立体雕像,栩栩如生,可与卢沟桥桥栏动物雕像媲美。桥下有一条小溪,是白马湖的泄洪之道,俗称“狮子口”。这里有毛主席少年时学过徒的“宽裕枯粮行”,毛主席青年时代常来这里。毛主席1950年寄毛岳乔的亲笔书信,信封上就赫然写着“湘潭狮子口”。溪流可以上溯到湘潭名山仙女山。唐兴桥是以近唐兴寺而得名,为湘潭城通往湘乡、邵阳、衡阳等地的交通要道。始建于何时难以考证,明代史书中有关于这座桥的记载。清代由萧俊义等人捐资,以原桥为基础重修。清咸丰年间的湘潭之战,湘军与太平军争夺此桥,此为重要战场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与光绪年间,此桥经过两次大修。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组织了两次维修。唐兴桥是目前城区内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洗劫依然坚固如初。如今的唐兴桥依然是进入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要道。
窑湾这个自古以来的旅游胜地,名贤荟萃、人才辈出。窑湾古街不会晚于晋代始建,历经1700余年的沧桑巨变,成为湘潭城区文化发源最早、保留旧迹最多、人文资源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走进窑湾就仿佛走进了湘潭的历史深处。
现在,窑湾历史文化旅游街区项目临江而建,东起新马路道路边线,西至正在建设的杨梅洲大桥,北抵十万垄大堤,南临湘江。据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分三期建设完成,以潭宝汽车站为中心,窑湾老街为轴线,分为历史文化、商业民俗、休闲娱乐、高档居住及湿地公园等片区。望衡亭至潭宝汽车站一段已于2018年开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清时期的“金湘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感触窑湾的历史脉络,成为带动湘潭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景区。
责编:江佳峄
来源:湘潭在线
专题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