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洞风景名胜区
新新邵 • 专题
2021-06-16 10:26:59

湖南省首届“湘妹子”旗袍文化旅游活动周暨第二届“康寿新邵”文化旅游节在白水洞景区启幕

白水洞游客服务中心

白水洞景区罗山湖

白水洞风景名胜区早在清咸丰年间有杨太灏《白水洞记》就有记载,李厚培刻有《白水洞集胜集》《白水洞碑记》流传至今,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成了游览胜地。1999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白水洞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7年12月被公示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8年12月评为湖南省十大冬季旅游胜地。2019年白水洞景区评为国家级4A级旅游区。2020年度被评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基本情况   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白水洞、资江小三峡、白云岩三大景区和魏光焘墓、文仙观、赛双清公园、太平山等主要景群。风景区规划总面积144.6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44.43平方公里,跨严塘、巨口铺、龙溪铺、大新、酿溪、坪上、新田铺等7个乡镇,有白龙洞、芦笛岩、武士崖、石门献翠、水帘洞瀑布、白云岩古建筑群、文仙观三官殿等景源103处。其中白水洞景区山清水秀、洞幻石奇、水白如银,汇山、水、峡、洞、瀑于一体;资水两岸,层岭献翠,江峡幽深,青山绵延、奇石怪异,资江小三峡景区是资江最狭急、最惊险、最秀丽的河段,因酷似“长江三峡”而得“资江小三峡”之美称;佛教名山白云岩系宝庆十二景之一,游客和进香者常年不断,尤以秋日为盛,通山路径风光旖旎,古木参天,岩水潺潺,古建筑群落及佛教、道教文化相互交融。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游览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地质科考的理想场所。

项目建设  根据县委、县政府发展全域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战略部署,白水洞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8年1月封园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85亿元,主要内容为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公厕、古建筑维护、立面改造、景观工程等,目前已全面完成。

景区经营 白水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三五期间共接待游客136万人次,拉动旅游经济约9.2亿元。2021年4月,白水洞景区与湖南邵泽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景区运营托管,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旅游扶贫 2018年至2020年,白水洞管理处托管白水洞村、龙脊村期间,依托白水洞风景名胜区,创新“乡村旅游+农业”模式,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78户921人,白水洞易地搬迁安置点贫困户126户409人,同时立足安置点引进白水洞研学小镇,助力白水洞村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月亮湖生态农林专业科技园建设,帮助493户1552人增收致富。新邵县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公司直接帮扶贫困户320余户。硬化道路21.5公里,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安装太阳能路灯103盏。统筹景区和村内的环境卫生服务,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十四五期间,白水洞管理处将认真落实贯彻中央精神和省“三高四新”战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新发展理念,以“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使命,一是发展旅游招商。努力拓展渠道,优化环境,强化重点项目跟踪,做好景区旅游招商工作。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二期新邵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加快完成万步云梯等项目建设。 三是提升旅游品质。进一步规范托管运营,加强景区运营安全、环境卫生整治、经营秩序,提升景区旅游服务品质。四是加强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保护执法力度,规范景区规划建设、前置审批,实现景区规范管理、长效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年青的白水洞,青春焕发,生机勃勃;发展的白水洞,风鹏正举,扬帆远航;奋进的白水洞,一定会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茁壮成长为游客心中的桃花源、梦中的诗和远方。

责编:张雯莉

来源:新新邵客户端

专题专题 | 辉煌新邵